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017-05-08

    答:
    3.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
    答: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不喜欢贝多芬作品的人也为他的激情所左右
    b.贝多芬常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

    c.贝多芬的作品常常没有乐式
    d.与贝多芬同时的"伟人"们既不理解他,又无法否认他的成就
    e. 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

    附答案:1.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的音乐家2.答案应包括两个方面:a.他能设计出最好的乐式b.又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意思对即可。3.答案应包括三人音乐创作上的主要特点:巴赫-只讲究乐式

莫扎特-即讲究乐式,又表达感情 贝多芬-感情突破乐式 28.c e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粱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1.对这段文字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气氛,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
    b.侧面衬托,突出粱任公书法水平的高超。

    c.欲扬先抑,为粱任公演讲的精彩蓄势。
    d.铺垫衬托,为后面的演讲的精彩纷呈蓄势。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技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2.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关于梁启超先生外貌的描写文字不多,但是很传神的将他的精神状态和个性刻画出来了。

    b.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
    c.作者本来就景仰这位大师,现在得以亲见其人,自然是更加敬佩又觉得满足。

    d.文章此处描写人物外貌,实际上也是为后面的演讲铺垫蓄势。
    3.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表面是写人,实际是记事。
    b. 本文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c. 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意味深长。
    d. 本文精彩纷呈,把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4.对本文结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的政治和学术的影响,都是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