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梦想许久的飞天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啊!
(三)拓展探究
作为一篇新闻报道,忠实地传递现场信息是它不容推卸的责任。本篇报道在报道载人飞船升天的这一事件中,还合理地将与之相关的信息展示出来,让我们在看飞船升天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我们来讨论一下,它是怎样实现的?
明确:我们常说,好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篇课文的标题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一般情况我们如何拟好新闻的标题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宜明不宜隐。如果标题能一下子抓住观众,激起观众“想看”的欲望,才能谈及内容是否“耐看”,如:“一桩假药案两命归黄泉”。这个标题不仅言简意赅、浅显明白,而且震撼人心,富有吸引力。相反,“我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收效明显”这个标题看上去没有问题,但不够明白,收到的效果是什么,观众在标题中无法看出来。
二是宜实不宜虚。尤其对一些十分重要的新闻报道,利用标题可以把新闻的重要价值和报道意图很好地体现出来,进而在有限的时空传播更多的信息,让观众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到他们最需要获得的事实。如一个区的残疾人参加残联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内容是上街为民免费修理家电。记者写的标题是“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街头献爱心”,这个标题不仅太虚,而且不够准确。若将其改为“××区残疾人上街为民义务修家电”,修改后的标题虽然很一般,却使原来的虚题变成了实题。
三是宜短不宜长。必须用最简洁的文字,明白地标出新闻中最新鲜的、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形成视觉第一冲击波,以此吸引观众。
三、课堂小结
古有屈原发天问,今有嫦娥飞天梦。飞天的梦想,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实现了它,这是我们的骄傲,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英雄,把我们的航天事业推向世界的顶峰。这个目标交给谁了呢?就要靠各位同学的努力和进取。
四、作业设计
任选一个身份,如学生、工人、农民、华侨等,给翟志刚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神七”升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