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喜剧》教学创新设计


(3)探究什么叫“喜剧”。
①是很搞笑的东西。
②它往往是以大团圆结尾的,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③一般我们看喜剧,恶人最终会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善良的人会有个好结局
(4)喜剧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不好的习惯或行为进行揭发和讽刺。那么我们再想想作者在文中是要讽刺一个什么?他又是怎样一步步用“喜剧”来引入正题的?
提示:
是对自己片面认识的一次次揶揄和讽刺:不知道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
那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菱角的喜剧呢?引导学生读书,找出文章中能反映“喜剧”的关键词句。
孩童时期:“菱角儿,两头尖”,        概念坚固
广    西:三个角的菱角              小小吃了一惊
重庆市场:菱角竟然都是四个角的      大大吃了一惊
3. 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呢?
(1)文中用了很多事例来说理。这叫事例论证的写法,用事实来说话。找一下,文中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提示:农民识天气、种子变劣、山洞养猪的事例。
(2)以上这些例子分别从什么角度来举例的呢?
提示:正面和反面。
(3)你们看,本文的事例多不多,一共有几个事例?
提示:九个。
①对菱角的认识      ②蝗虫、蝴蝶一类的昆虫    ③碳水化合物   
④同一元素不同形态  ⑤喝咖啡的过敏情况        ⑥牙齿的多少
⑦农民识天气        ⑧种子的优劣              ⑨山洞养猪
(4)想一想:用丰富的事例来谈道理好不好,有些什么好处?
总结几点好处:内容丰富充分,生动形象易懂,使说服力更强。
(5)课文中的事例多是生活常识、自然现象。
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观点,还可以举些什么方面的例子呢?
提示:名人事例。
(6)如果我们要证明“因为事物是复杂的多样的,所以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其特殊性”,可以举哪些名人事例呢?
提示:
①亚里士多德只知道物体的重量与降落速度有关,得出了重的东西先落地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却经过实践,发现了空气阻力、体积、密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可以从正面论证掌握了事物的特殊性后的好处)
②“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王安石;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苏东坡
(苏东坡为王安石改诗,却错把明月鸟和黄狗虫当成了真正的明月和黄狗。只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没有认识到事物的特殊性。)
③“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王安石)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苏东坡)
   (这次又是苏东坡为王安石续诗,结果又错认为秋天菊花不会落英缤纷,但后来他在黄州时却亲眼见到了这种情形。只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没有认识到事物的特殊性。)
④ 托勒密于公元二世纪,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地心说”。哥白尼是第一个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日心说”的天文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后,受到其他大学教授的围攻和教廷的迫害。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