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课标解读】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内阁行使行政权、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限制王权的传统和光荣革命的胜利是该政体形成的背景。《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君主立宪政体形成的标志,应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君主立宪政体完善的表现,应该了解其形成过程。与古代雅典民主相比,英国议会制度是一种代议制,其完善过程作为了解即可。代议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与内战。
【考试大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一)确立背景
1.经济基础:15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
2.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3历史传统:议会起源于中世纪,此后有通过议会与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传统。12xx年《大宪章》提出了“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立宪政治的基础,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二)发展历程
1.确立:《 》的颁布
(1)过程:
①《 》给王权设定界限。
② 创立了议会的雏形。
③1689年“ ”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2)标志:1689年的
①内容: 。
②意义:英国实行 和 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 转向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2.发展:18世纪前期, 开始形成
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