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案


  2. 引发学生探究《论语》魅力的兴趣。
  二、温故知新:
  回顾初中课本中课文《论语十则》 教师引导回顾:
  1、试着背诵《论语十则》
  2、《论语十则》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请说说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师明确新知识:
  1、了解孔子的生平:好学不倦,知识渊博——游说列国、百无一售——整理古籍、致力教育。孔子早年生活贫苦,处于生活的最底层,但他好学不倦,努力完善自己,百折不挠、坚持追求理想人生,终究千古留芳。孔子的人生经历能带给我们启发,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明确《论语》的结构:《论语》全书共分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为若干章,每章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也不过数百字。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的形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1、学生背诵回顾所学《论语十则》及由此了解到的孔子。
  2、 了解孔子的人生经历,感受孔子的精神。
  3、 了解《论语》的结构和形式。 切入对《论语》魅力的体会,消除学生对这本经典文化名著的陌生感;
  补充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论语》,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三、感受领悟(一)
  教师出示课件: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
  1、克己复礼为仁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季氏》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教师明确:1-3表达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论语》中的阐述的“仁”是全方位的,既直指个人修养,又关注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更体现了治国之道。
  4指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做好臣民的表率。
  5强调要进行启发式教育。6-10均谈及为人处世。 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格言警句,并谈谈其中哪一句对自己启发最大。
  引导学生体会《论语》的理趣,感受思想与内涵带来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论语》的兴趣。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