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三首备课
同样,在事件方面,诗中说“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表面上是对丑的厌弃。也暗示曾经对美的守护与拯救。向“死水”扔垃圾这动作是丑的,是以丑攻丑。以丑攻丑,丑并不一定就会变成美,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之所以要这么做只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表示一种厌弃。只要表达了这种感情,自己的行为美不美倒是其次。对“死水”的厌弃是现时段的,同样,我们透过这厌弃动作的迷障,应看到曾经对活水细心守护和努力拯救。这沟水被拯救过,但还是“死”了,死了就绝望了,对绝望的东西为何不厌弃!“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这表面上的对“死水”的嘲讽,为何又不是对“活水”之美的回味呢?总之,我们要在“扔些破铜烂铁”的动作里,看到诗人的守护拯救行为;要在对“死”水的嘲讽里看到对“活水”美的回味。这是诗本身给我们的暗示,我们从诗的表面动作看到了隐藏动作。
有动作,后面一定有相应的情感在支配。厌弃的动作后面一定有厌恶的感情•嘲讽的背后一定有憎恨;守护挽救的动作后面一定有珍惜,回味的动作后面一定有喜爱。在诗的表面是表达了诗人对丑的厌恨感情,其实也暗含了对美的珍爱的感情。正如我们对“死水”要看到它是由活水而来,我们对诗中的感情也应看到厌恨是由珍爱而来。因为水的由生而死、由美而丑,感情也由喜而厌、由爱而恨。这就是因爱而生恨。爱得深而恨得切。
广义的美包含着丑在内。我们通常所说的美丑对立中的美是指狭义的美。诗人把“死水”当作了审美对象关注,对它言说了,因而也可以说是对它抱以了审美热情。表面上对“死水”是憎恨的感情,但憎恨有其产生的原因.那就是它还美丽着的时候,他曾拯救过而结果是不可救药。如果要回答“死水”象征着什么,我们很容易回答“死水”象征腐朽丑恶的事物。而我说,“死水”象征曾经鲜活美丽而现在腐朽堕落到不可救药的事物。
在诗里.“死水”的现在时特点明摆着,而过去时的特点隐藏着。我们要发现它的美,就要发现诗的“隐藏”,即诗人言“死水”也在言“活水”。“水”在这里只不过是一种象、一种形、一种有限。诗人创作本诗其实是想表达对美好事物沉沦的感受,他找到了“水”这种客观对应物,将要表达的诗情、诗意、诗美、诗味以及对人生的发现、生活的感受、社会的观察、历史的认识等,转化为一种具体意象的存在。因此写诗是个由无限到有限、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我们读诗与写诗的思维则应当刚好相反,要通过有限的象去体会那无限的意,用庄子的话就是要得意忘言。因此如果回答“死水”就是指美国或北洋军阀或黑暗中国,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我以为没有必要去这样具体化。
如果说写诗的思维是为主观的思想与情绪寻找“客观对应物”(或象征的森林),那么读诗就是要穿过客观的象征的森林去体会发现诗人主观的思想与情绪(也就是庄子的得鱼忘筌、得意忘形)。我们读诗的目标是要走出森林,而不是去森林里寻树,过分地留恋树就有走不出森林的危险。闻一多不过是借“水”表达了对美的感情,借“死水”表达对美沉沦消逝的疼心。因此,也可以说.“死水”象征了关的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