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导学案——《始得西山宴游记》【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虚词“而、为、之”实词“穷”。2、学习文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重难点】1、柳宗元的山水诗文都流露出借游解忧的情绪,试找出有关诗文加以体会。2、学习本文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自读指导】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中,首先要使用古汉语字典查找相关生字词、多义实词、虚词的读音和意思,疏通文章大意,圈划疑难语句相互讨论。然后,要结合作者人生经历(《晨读晚练》p111《独钓寒江雪》),抓住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游记中寄寓的人生感悟。最后,可以结合柳宗元的其他诗文体会诗人被贬永州终生不得复用的绝望与排遣,进一步品味文中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知识链接与巩固】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三戒》(《永某氏之鼠》、《黔之驴》、《临江之麋》)我们初中时学过其中的《小石潭记》,还有他的另一篇文章《捕蛇者说》,以及他的诗《江雪》。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
正是自然,使人从社会性的烦恼苦痛中解脱了出来,进入了一种与天地万物交游的博大永恒境界。这种境界神秘、持续、无边无际。柳宗元能够超越自身的“极限情景“,正是得益于这偶然的际遇。也许有人会拿他和苏轼比较,说苏轼的超越更具有主动精神。那么,谁又能说,苏轼的超越没有来自柳宗元的启发呢?不管如何,柳宗元的超越,给了我们绚烂的文学篇章,也给了我们人生的启示。【阅读思考与拓展练笔】苏东坡在赤壁完成人生观的一次突围,柳宗元在永州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对比《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结合《晨读晚练》p111《独钓寒江雪》后的“给心灵洒点光”的语段,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或历史经验,做一番拓展。柳宗元一生的经历起伏跌宕、曲折坎坷,可悲可叹、可歌可泣。他有过成功的辉煌,也有过失败的凄惶;有过得意的欢畅,更有过落魄的惆怅。但他一生中唯有不变的是永远追求理想、绝不轻言放弃的个性。这种个性、这种精神,不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吗? 【作业】《晨读晚练》p112-113,第1—9题。关于“始得”的含义,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一下,你赞同“知识链接”的看法吗?你认为“始得”还有其他的含义吗? 思考《永州三戒》中的三篇寓言有何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