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案


品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沌沌”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是秋具有独特的个性。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品评: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知识归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充分展开,酣畅淋漓。同时,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追踪练习
一、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凋谢(diāo)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落蕊(ruǐ)
b.细腻(nì)   平平仄仄(zē)  椭圆(tuǒ)   歧韵(qí)
c.文钞(chāo)  橄榄(lǎn)   嘶叫(sī)   普陀(tuó)
d.鲈鱼(lú)   鲑珍(xié)   驯鸽(xùn)   譬如(pì)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的倩影      倩:美好
b.不能自已                      已:止,抑制
c.何尝不然                 然:对,是
d.回味不永      永:久远
答案:c
3.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    平仄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