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 篇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创新性
3.技术的综合性
4.技术的两面性
5.技术的专利性
1.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问题:雨伞滴水→目的:雨伞不滴水
案例分析
助听器的发明
1.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_______________。
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_______________。
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_______________。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成果,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讨论2:有人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项发明的第一次应用。你是否赞同 ? 说说你的理由。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与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分析: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一种成本效益合理的动力机,它改变了人类过去完全靠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以机器加工、蒸汽动力、机械制造、铁路运输和钢铁冶炼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从而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把人类从手工业时期带 到了机器时代。
讨论3: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推动了技术的创新?你能列举1-2个类似的实例吗?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有时一个产品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
案例分析: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面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平板显示器,它经历了从动态散射液晶显示器、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到最新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发展过程。
等离子体显示器是发光型平板显示器,它利用惰性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激励平板内的红、绿、蓝荧光粉发光而产生彩色影像。
因显示器的革新,电视机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产生了球面电视机、平面直角电视机、纯平电视机、液晶显示电视机、等离子体电视机等电视机。
思考: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 ?
3.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小到小板凳的制作技术 , 大到航空航天技术 , 都是多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上行动:分析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哪些知识,在左图中的小椭圆形空白处填写这些学科的名称。
完整案例第一部分点此下载
完整案例第二部分点此下载
完整案例第三部分点此下载
p.s:解压时请指定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位置即可。
其余附件如下:
充电熨斗
多用方便更衣伞
防滑汤匙
技术的性质•学习目标
加法器
莱特
绿色雪糕柄
旗语
附教学反思
通用技术•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教学反思
海南华侨中学 王小勇
一、让学生登上你的“兴趣之船”
《通用技术》这门崭新的课程为师生们展示了一个浩瀚无垠的知识、技能和情趣的海洋,如何引导学生在其中遨游,教师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登上你的“兴趣之船”,你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是从多种角度来激发学生兴趣的。
1.利用科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第1课时,我用《游戏•钻纸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虽然简单,但很能说明问题。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技术的作用,从而爱上《通用技术》。
2.利用群体竞争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我设计了《游戏•数绿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用意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在学生动手的同时,认识到好的方法和好的工具是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从而向学生传达设计思想,掌握先进工具的意图。
反思:教师必须建造自我的“兴趣之船”。要让学生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有兴趣,教师首先要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你就是船长,学生上不上你的“兴趣之船”,完全在于你自己,别怪学生“打瞌睡”“没兴趣”,学生不希望你带他们在岸边转一转,他们希望你载着他们驶向更深、更远。
二、让学生登上你的“智慧”之船
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好《通用技术》这门课也需要教师献出自己的智慧。我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是从师生共同展示自身智慧的过程中,互相贴近、互相靠拢,让学生登上你的“智慧”之船。
1.教师展示自身的智慧之果。
在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第2课时,我展示了我的发明专利《儿童算术训练卡》,学生感到发明并不神奇,也并不遥远,“发明就在你身边”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发明作品就在你身边,一是发明人就在你身边。
2.学生展示自身的智慧之果。
在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第1课时,我让学生为病人设计和制作一个可数出任意粒数的药瓶。学生们有很多创意,有的还是我意想不到的。我相信,学生们不久就会设计并制作出这个具有专利水平的小发明作品。反思:教师的智慧与学生的智慧必须发生碰撞,才能交相辉映,光彩夺目。教师是智慧的发布者和学生是智慧的接收者的观念不可取,智慧没有高低之分,师生平等了,何愁学生不登上你的“智慧”之船?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 篇2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的性质
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后所要学习的,旨在告诉学生“技术是什么?”“技术怎样?”。
二 技术的性质
教学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后所要学习的,旨在告诉学生“技术是什么?”“技术怎样?”。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学内容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创新性。
3、技术的综合性。
4、技术的两面性。
5、技术的专利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
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3、能力目标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能对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通过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1、技术的目的性
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
分成4人一个小组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助听器的发明
①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流)
②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巧、方便佩戴)
③满足了什么具体的需求?
(使耳聋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由三个小组分别回答一个问题。
2、技术的创新性
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
讨论:
①有人认为技术就是一项发明的第一次应用。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理由。
②蒸汽机的发明台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教师分析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我们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较缺乏,由教师直接分析)
3、技术的综合性
(马上行动)完成小板凳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学科的哪些知识填空。
一位学生朗读“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科学:认识自然 是什么?为什么?
技术:改造自然 怎么办?
联系
科学研究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发展反过来推动科学进步。
(马上行动)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并填在课文中。
4、技术的两面性
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
进行技术的两面性辩论: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提出一项技术,并说出它的正面,另一组说出它的反面,两组间可进行反驳。要提到四项技术。
讨论: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支持或反对的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
5、技术的专利性
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
思考:为什么要建立专利制度?
专利的申请:
①提交申请阶段
②受理阶段
③初审阶段
④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⑤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
⑥授权阶段
课外作业
查阅有关空间技术的资料,分析它怎样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性质。
课后记
第一课时讲前三个问题:1、技术的目的性。2、技术的创新性。3、技术的综合性。第二课时讲后两个问题:4、技术的两面性。5、技术的专利性。
在讲技术的目的性进行“助听器”案例分析时,学生对“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课时进行技术的两面性辩论,学生发言热烈,主要问题有“核技术”、“汽车技术”、“空调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有些班的辩论很激烈,有时达到互相攻击的程度。在讨论“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时学生的发言也是很热烈的。所以用的时间比较多,讲技术的专利性用的时间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