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一课时 篇1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二节 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课标要求)”作知识准备。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模仿生活中已有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统的模仿技能。在上节课上,学生合作设计制作了“便携式小凳”,对设计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不自觉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人们长期设计实践的总结,是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设计基本原则及相互间的关系,能用此原则来评价某一产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正确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
(2)会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2、难点:对设计原则之间主次、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能力展现——总结提升”。
2、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愈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有些产品因设计而成功,有些却因设计而失败。那么如何去评价一个产品的设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就像如何评价我们设计出来的便携式小凳符合要求的。设计是否有一定的原则可遵循呢?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活之中,做事情往往都要遵循一些规律和原则。同样的,一个成功的设计,除了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外,还应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人们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了一些设计的一般原则,即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等等,它们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讲授新课
1、创新原则
“你的手机换了吗?”听到这句广告词,你一定会联想到电话机的发展变化。
从老式手摇电话机到现代的电话机;从砖头式的手机到现代小巧玲珑、功能齐备的手机,这一切都是创新设计的成果。从无线电应用到电话领域出现了手机,这一新的通信工具,几年前这东西还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征,可今天它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通信工具。手机从它诞生到今天才走过了短短30年的时间,手机的设计者们别出心裁设计出花样繁多的手机。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现代的电话机和手机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
创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般从外形、材料、结构、原理、工艺等方面来考虑。
遵循创新性原则,既体现了设计的特征,也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追求新生活的需求。
2、实用原则
我们知道现在家用电视机都是用遥控机控制的,人们都喜欢使用带摇控的电视机,以前那种靠按钮或旋钮来实现开关和选台的传统电视机已被逐渐淘汰。为什么?因为带摇控的电视机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设计始终是以实用性为根本原则的。无论是日常用具、劳动工具、其他器具物品,还是广告、书箱等信息传达载体,无不建立在其实用功能上。设计的实用性,要求产品简洁、方便、宜人、安全、耐用,以较小的物质消耗获得更大的效益。
设计的实用性是我们设计的产品要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一个产品如果失去了基本功能,也就没有了价值。
产品实用性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等。
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可靠性
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
心理功能:产品的造型、色彩、机理和修饰给人的愉悦感
社会功能:显示个人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
实用的设计,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马上行动:从实用性出发分析其功能,完成课本59页连线题。
3、经济原则
某市国际会展中心由国外一家著名建筑公司承建,该公司聘请了英国一家排名世界前10位的著名设计公司负责工程设计。设计方案为:在市中心江边竖立十几根长杆型钢柱,用十几条大钢索牵拉钢质架空屋顶、外表壮观,倒影水中,类似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会展中心业务主管、总工程师是毕业于某城建学院的博士,她在检查该项设计方案时,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钢材用量大大超过同类建筑,二是钢索与钢柱应力过于集中,有安全隐患未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核算,她毅然向英方提出更改设计意见。鉴于意见的科学合理,承建方接受了。新设计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国家节省了近亿元的资金。
这是一个在设计中成功运用经济性原则的典型案例。经济性原则是力图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设计产品的原则。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降低成本,体现经济原则?优秀的设计者应当通过合理选择、使用材料,合理制定设计要求,注意加工工艺过程的经济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使自己的设计符合经济性原则。比如家里的管道原来都要钢管,现在被塑钢管道代替,还有以前经常使用的木桶现在都被塑料桶代替了。汽车供油由化油器改为电喷装置,汽油燃烧的更加充分。
符合经济性原则的设计,能创造相对“价廉物美”的产品。
4、美观原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追求美更是大众的时尚。在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其他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人们会以同样的价格或者高一点的价格去买他认为美观的商品。美观性原则对设计工作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设计时,要注意运用好美学知识,利用恰当的比例、优美的造型、适宜的色彩、独具匠心的图案等,使产品外观呈现出迷人的魅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产品的美观,其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除了形状美、色彩美、材质美等之外,还有文化性的美、技术性的美、气质性的美、风格性的美、趣味性的美等。一件好的产品,能充分体现设计者的美学造诣,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马上行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款手表,说明喜欢的理由。
三、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设计的一般原则中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大
家回去思考一下,这些原则是孤立的吗?如果不是孤立的,那么这些原则能同时遵守吗?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同时我们将会继续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其他几个基本原则。
来源:陈金德的博客
第二节 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一课时 篇2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课标要求)”作知识准备。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二学生都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模仿生活中已有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但大多是一些零碎而非系统的模仿技能。在学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时,学生合作设计制作了“纸制承重桥梁”,对设计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不自觉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人们长期设计实践的总结,是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设计基本原则及相互间的关系,能用此原则来评价某一产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正确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
(2)会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2、难点:对设计原则之间主次、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能力展现——总结提升”。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ppt展示] 展示三种台灯图片,请学生选择满意的一款,并说明理由。
三款台灯分别是漂亮的、有创新技术含量高的和普通的。
[学生选择] 并说明其理由
[教师评析] 同学们对这三个台灯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同学们的选择不一样,同学们理由也不一样,那么设计者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要怎么样为消费者考虑呢,设计者在设计时有没有要遵守的一些规则呢?比如说第个台灯,它和我们以往用的台灯不一样,有一些创新。
新课讲授
1、创新原则:创新就是通用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ppt展示] 三个削铅笔的工具。
[问题] 下面的削铅笔工具在什么方面有创新,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那一个,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创新的核心是设计。一个产品如果没有任何新意,就很容易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而我们的生活却会因设计而丰富多彩,设计因创新而魅力四射。削铅笔的工具也是如此,第二个相对第一个就将新的思想用到了削铅笔刀上了,由削变成了圈了;第三个相对第二个也有创新,在结构上有了创新,使我们使用削铅笔工具更为轻松了。
[ppt展示] 有线和无线鼠标
[问题] 下面的两个鼠标是否存在创新?
[学生讨论] 有
[教师评析] 由有线变成了无线。
[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来实现创新呢?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一般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改进和突破,实现创新目标。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ppt展示] 指纹识别门把、门禁
[问题] 在指纹识别门把、门禁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创新呢?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当然是有创新的,在这里面引入了新的技术。
2、实用原则:设计中的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产品实用性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包括:
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可靠性。
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
心理功能:造型、色彩、机理、装饰。
社会功能:显示产品象征、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
[ppt展示] 可折叠自行车
[问题] 这种可折叠自行车实用吗?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同学也许觉得不会很实用,因为现在同学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要不是学校就是家里,不会出现被偷的情况;然后现在在大城市里经常出门如果骑自行车太远,不骑到车站也不方便,如果有可折叠自行车就可以搬上地铁,这样是不是就很实用了?
[案例分析] 以下那种洗手液瓶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左边的液体瓶取液用气压法,不拿起瓶子,可单手操作,很方便。瓶体透明,可以看清剩下多少液体。右边的液体瓶不具备这种优点。
[案例分析] 请同学们为我们学校食堂洗碗池选一种水龙头,你会选那种?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第三种较为明显,不适合在学校大范围的使用,而第二种相对而言因为学校里洗碗池的水管较粗会很容易放出大水渐湿洗碗者也不是很适合,相对而言第二种较好。
[ppt展示] 请观察下面的椅子,你认为它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可重叠储运、规模化生产,这要可以节省成本。从而体现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则:经济原则。
3、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所谓最低的费用,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的总量最小。
[问题] 什么是功能成本比?
[教师评析] 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
[问题] 怎么样提高功能成本比?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①功能不变,降低成本;②价格不便,增加功能;③增加功能,降低成本。
[ppt展示] 两个笔筒
[问题] 同学们你们会选那个?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观对设计越来越重要。在产品技术含量相同、功能类似的情况下,人们总愿意用相同或高一点的价格购买更加美观的产品。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第四个原则:美观原则。
4、美观原则: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要求,而且也能让人从产品外观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问题] 我们要从那些方面让我们设计的作品更为美观呢?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外观美的实现:外观的美通过造型、大小比例、材质、色彩、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
[案例分析] 卡通笔筒
[学生讨论]
[教师评析] 因美观而影响到了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