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教学设计

2019-05-12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
  2. 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生产工艺流程和农业生产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的意义。
  3. 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的意义,掌握流程是以时间为核心的概念,并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难点:流程的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认识时序

以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引入新课(黑板上板演)。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的过程的案例”,进一步理解时序的概念。

理解时序的概念。

2

马上行动“列举生活中时序不可颠倒的事例,并说明理由。”

1.教师巡视检查。(若学生感觉有难度,可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课中的“浓硫酸的稀释”案例。)

2. 组织学生思考:学校的照明线路出现故障时,电工师傅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检修。想一想,如果违反这一操作规程,颠倒顺序,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1.列举生活中时序不可颠倒的事例,并说明理由。

2. 思考、回答和体会。

3

小试验

1. 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小试验,准备:双色圆珠笔 30 支,试验前教师将笔拆散。

2. 提问,安装过程中,哪些时序不能颠倒,哪些又可以颠倒?

•  1.两人为一组,进行小试验。理解双色圆珠笔的安装时序。

•  2.思考、回答。

4

归纳

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我们应当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或机理。

•  听讲、体会。

5

认识环节

1. 根据自行车的装圈上轴过程中的几个小过程和学生的作息时间表,理解环节的概念,知道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2. 让学生举例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个活动中,可划分为哪些环节。

•  听讲,思考。

•  听讲,参与讨论。

•  归纳:在某项生产或某个活动中,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6

认识流程

以事例讲述流程的概念。

听 听讲,思考。

7

马上行动

•  学生阅读案例,分析出这家厂装配螺钉的流程。

•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对流程有严格时间要求的几个例子。

思考、参与讨论,最后进行归纳: 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8

流程的表达

1. 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采作流程图来表达流程。举例,在技术与设计 1 已学过的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2. 流程的表达形式有:文字、表格、图示、模型、动画等。

3. 让学生比较教室墙上所张贴的几张表,哪些是流程图,哪些不是,如果是流程图,它的表达形式如何?

•  听讲,回忆与思考。

•  学生阅读课本上流程图,归纳从各种流程图可以看出,流程是以时间为核心的概念,流程图中有时可用箭头表达时序,或用数字序号表达时序,也可用时间表达时序。而流程图中的序号或方框反映了环节、工序的具体情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