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2017-08-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设计的七个原则,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造的核心内容。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热情的关键内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重点学习三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通过让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同时,在实践中感受和欣赏设计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技术和设计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通过学习,有利于展开后面各个设计环节的学习,更有效地把握设计过程,进行设计评价。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但对知识化的设计的原则并不了解。而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处在蓬勃发展期,为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知识点多,结构紧凑,而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范围上深度广度都可以扩大,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但由于时间有限,学情所限,教师在阐述时要尽量深入浅出,把握好度,在最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最准确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技能,挖掘学生内在的创作热情,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兴趣和亲身实践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3)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幻灯片呈现诸多的图片、案例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用直观的设计案例和产品图片和相关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讨论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大教学的信息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采用小组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地看待设计原则间的关系以及正确使用设计的原则。
(2)培养对设计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联系的观点看待各原则间的关系,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相关道具
六、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七、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属于《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把大象关进冰箱需要几步?
一般同学可能认为是三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大象能放进冰箱吗?产品的设计要面向对象,要合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设计一个好的产品或方案,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外,还应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它们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原则往往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成为指导设计过程和我们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
2、讲授新课
(1)创新原则:
【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课本57页洗衣机的发展
教师实物演示洗衣机的变迁,增加学生的认识。
【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