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复习

2019-06-04

就试题的内容看,往往是综合性的,覆盖面大,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要想学好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要牢固掌握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在复习的方法上,应当以文学史为纲来复习记忆。  
(一)中国文学史常识及重要作家作品简介。
我国文学,“五四”之前为古典文学,“五四”到一九四九年为现代文学,解放后至今为当代文学。
1.先秦文学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时代。主要有《诗经》《楚辞》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诗经》,也称《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到春秋中叶5XX年间的诗歌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手法多用“赋”、“比”、“兴”,合称为“六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记录孔子言行,孔子弟子编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国语》,相传左丘明所作,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
    《左传》,相传春秋鲁国史官左丘明作。是一部解释《春秋》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徒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
    《庄子》道家学派著作,庄子及门人所作。庄子,名周,战国蒙人。
    《荀子》儒家重要著作。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韩非子》法家代表作。韩非,战国末韩国人。
    《楚辞》西汉刘向把屈原及屈原追随者的作品编辑而成的诗歌总集。“楚辞”是屈原创制的新体诗歌,也称“骚体”。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楚国人,我国最早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离骚》是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
    《战国策》是战国时谋士说客的言论,刘向编订,国别体史书。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这时期最突出的是历史散文的发达,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陈寿)合称“四史”;诗歌进一步发展,汉赋出现繁荣,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乐府,原为汉武帝时的音乐机关,由它采集的配乐民歌,也叫“乐府”,它是继“离骚”之后的又一种新的诗体,后人沿用这种形式的作品也称乐府诗,《木兰诗》和《孔雀东南    飞》便是“乐府双璧”。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古诗十九首》便是代表。魏晋时小说已初具雏形,出现了“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和“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
    贾谊,世称贡生,后称贾长沙,西汉政治家和文学家。有文集《新书》。
司马迁,字子长,世称太史公、史迁,西汉夏阳人(今陕西韩城),死后葬于龙门,故又称龙门。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130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曹”,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合称。曹操,字孟德,溢号魏武帝。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浔阳人(今江西九江),田园诗创始人,有《靖节先生集》《陶渊明集》。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