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的考查在此次考试之前,一直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这种题型的容量较大,覆盖面宽,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从XX年开始,文学常识的考查用主观题的形式,尽管试题的覆盖面减小,可是需要准确地记忆,因此,难度会有所增加。
[案例2]读下面《鹊桥仙》,完成问题。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
① 填写出最后一句 。
②这节文字的体裁是 。
③作者是 代的 。
[解题思路]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是应该写得出的。②题可从结构上来判断,由长短句可知不是格律诗,而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又没有这样长短相间有规律,所以只能是词。至于作者和时代这就只能靠平时的识记了。
[参考答案]①又岂在朝朝暮暮。②词。③宋代(北宋),秦观。
[评点与探究]此题是对作家作品、体裁和默写的综合考查。XX年起文学常识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这便是一种可能的题型。今后文学常识更可能与名句名篇默写或古诗词欣赏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如XX年北京卷与默写一起考,XX年的全国春季卷、北京卷均与诗词欣赏一起考。比起原先的选择题,它兼具考查运用的能力,在复习是应引起重视。同时应当思考可能的题型,探讨复习的对策。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文学常识重在记忆,因此本栏目一是介绍文学常识涉及的内容,指点复习、记忆的方法;二是提供以文学史为纲的重要作家作品复习材料,以方便学生复习。但限于篇幅,提供的仅仅是最为主要的,且带有举例性质的;至于文学体裁知识等,只能放在“备课资料汇编”中。使用时教师应加以引导,或补充。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文学常识”包括: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其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次为a级。
“重要的作家及代表作”是指在中外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这些著名的作家、作品,是高中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文学体裁”主要指的是文学四分法所说的诗歌、小戏剧、散文四种体裁。
文学常识这部分的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方法主要以记忆为主,但从命题的主旨看,并未提倡死记硬背,主要考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命题的趋向看,今后以主观题的形式命题,并且一般和默写或古诗词的欣赏结合在一起。考查的内容除一部分是课本上的外,还有一部分是课外的知识。关键是“重要”两字,只要是名篇、名人,就可以视为“重要”就可以考,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