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018-06-02

2.《普通话审音表》中的字占重要席位。
3.形旁相同的字是考查热点。
4.题支设计干扰有效,试题难度适中,考生作答区分度明显。
5.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多音字的读音。
6.近五年考及的字一般不重复考查。
【平时学习中的误区】
1.因受构字部件(这个部件独立来看是一个字)的影响而弄错。如:“桎梏”的“梏”,容易读成“告”字的音;“酗酒”的“酗”容易读成“凶”字的音;“感喟”的“喟”容易读成“胃”;“风驰电掣”的“掣”容易读成“制”;“踝骨”的“踝”容易读成“果”;“濒临”的“濒”容易读成“频”等。
2.因忽视该字是多音多义字而读错。多音多义字有音随义转的规律,有些学生不注意据义定音,因而往往弄错了读音。如“拓片”中的“拓”应读“tà”,不读“tuò”;“押解”中的“解”应读“jiè”,不读“jiě”;“稽首”中的“稽”应读“qǐ”不读“jī”;“一沓纸”中的“沓”应读“dá”,不读“tà”等。
3.因声母或韵母混淆而导致读错字,这一点,方言区的考生表现得最明显。如“奢侈”的“奢”声母是“sh”翘舌音,但有的学生认为是“s”;“问难”的“难”声母是“n”,有的学生认为是“l”;“含情脉脉”的“脉”,韵母应是“o”而不是“ai”等等。
【备考策略】
要“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关键在于:一要重视积累;二要讲究方法。
1.积累多音多义字。
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多义字,造成多音多义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词性不同而异读,如“相”作名词语素时读“xiànɡ”如“相貌”,作动词语素时读“xiānɡ”如“相看”,作副词时也读“xiānɡ”,如“互相”。再如“难”,作形容词语素时读“nán”,如“困难”,作名词语素时读“nàn”,如“灾难”。
二是由于词义不同而异读,如“看”,“看见”读“kàn”;“看守”读
“kān”;“差”,“差距”读为“chā”,“差劲”读“chà”,“差使”读“chāi”,“恶”,“恶心”读“ě”,“恶意”读“è”,“可恶”读“wù”。
三是文白不同而异读,如“薄”,组成书面语汇读“bó”,口语中读
“báo”。多音多义字是高考的热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多积累,要准备一个小本子,把平常遇见的多音多义字分类记在上面,也可常翻阅字典,把常见的多音多义字摘录出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
2.积累容易读错的字。
汉字中有不少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读错,如懦(nuò)、嚅(rú),羸
(léi)、赢(yínɡ),肓(huānɡ)、盲(mánɡ)。一些形声字由于偏旁已不能准确反映该字的读音,如果还按声旁读,就造成了误读,如“獭”错读为“lài”,“莠”错读为“xiù”,“绽”错读为“dìnɡ”。一些同学常常根据同一声旁的某一字的读音类推其他字的读音,如“拙”读“zhuō”,“咄”、“绌”也都读成了“zhuō”。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因此我们只有常查字典,日积月累,分类整理,才能将字音读准。
3.要重视课本中的词语。
近年来,课本词语或与之相关的词语在试题中的占有量有增大的趋势。要正确识记新教材中试验修订本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及课文和注释中的词语,特别要注意其中容易读错音的字,并以此展开,扩大复习的涵盖面。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成语中的某些通假现象的文字的读音及古今异义字的读音是否还要求变读。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