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018-06-02对积累起来的词语,要善于分类归纳,抓住重点,总结规律。对高考语音题中常考到的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方言字等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记忆。
1.多音字——切记据义定音
多音字,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以示区别,因此要根据这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读音。如1997年高考第1题中“参与”的“与”意为“参加”,它就不读“yǔ”而读“yù”;又如1998年高考第1题“押解”的“解”,意为“押送”,它就不读“jiě”而读“jiè”。XX年b项中的“禅让”的“禅”应读“shàn”,“薄荷”中的“薄”应读“bò”,“簿册”中的“簿”应读“bù”。
2.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
形声字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所以形声字并不能都根据声旁来推断读音。如1995年高考第1题中“畸形”的“畸”,它就不读声旁“奇(qí)”而读“jī”;又如1997年高考第1题中“旖旎”的“旖”,它不读声“奇(qí)”而读
“yǐ”。XX年考题中“泌”不读“必(bì)”而读“mì”。XX年高考第1题a项中的“箴”不读“jiān”,而读“zhēn”,b项中的“阐”读“chǎn”,d项中的“滇”读“diān”,“缜”读“zhěn”。
3.形似字——看清细微差别
形似字错读,大都因为没有看清它们的细微差别。如1992年高考第1题中“庇护”的“庇”(bì),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屁”而错读为“pì”;又如1996年高考第1题中“璞玉”的“璞”(pú),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蹼”而错读为“pǔ”。
4.方言字——矫正地区缺陷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比较复杂,共有七大主要方言区,考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如1996年考题中“姊妹”的“姊”(zǐ),北方的考生就容易读成方言“jiě”;又如1997年考题中“结束”的“束”(shù),南方的考生就容易读成方言“sù”。
第2课时
高考真题解析
1. 【XX年全国卷ⅰ】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 (qīng) 宁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 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 发横财(hèng)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答案】d
【考点】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思路分析】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涉及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其中多音字可以通过记少推多(如“呱呱坠地”仅在此处读gū)、区别口语和书面语或区别词性、词义(如“冠心病”,“冠”,帽子(名词)/“冠军”,第一)。
2. 【XX年天津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