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大家都说普通话》(通用13篇)
教案《大家都说普通话》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把全诗背诵下来; 知道学习拼音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自觉学习和运用普通话。
2、认识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能正确书写要求学会的4个生字,并会组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录音机播放风的录音)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风好像在说些什么呢?(继续播放录音,让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尽情想象。)同学们再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鸟的录音)鸟好像在说些什么呢?(再播放鸟的录音,让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尽情想象。)
师:风和鸟说的话,可真美!同学们,你们还听过什么说话?(生发言,模仿雷声、雨声,老虎、公鸡等动物的叫声。)无论是风雨,还是鸟兽都说它们自己的话。那么,我们人类、我们中国人应该说什么话呢?你听!(播放配乐范读的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听后知道了什么?(大屏幕出示课文内容。)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诗歌:《大家都说普通话》。(板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注意听准每个字的发音。)
2、教师再朗读全诗。(生指着课文,在心里跟着老师读)
3、教师一句一句地教读。(生指着字跟读)
4、学生自己练读全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读不好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5、同桌互读。(读对了要赞扬,读错了要帮助。)
普通话教案(精选13篇)
普通话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大家都说普通话》这首非常好听的诗歌,通过“风有风的话、鸟有鸟的话”的比喻,让学生们知道大家都应说普通话,鼓励学生自觉学习和运用普通话,从而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行动。
学情分析:全班共有46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有良好的学习风气,特别是大多数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他们的知识面较宽,对诗歌十分感兴趣。经过一个多月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基本掌握了听读识字的方法,并知道了学习拼音对识字的意义,开始体验到拼音识字的乐趣,绝大多数学生识字速度较快。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模仿力强,对许多事物充满新鲜感,有时不可避免地就会模仿他人说一些方言土语。同时,国家非常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和运用情况,全社会都在积极推广普通话。因此,学生们知道说普通话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说、话、风”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把全诗背诵下来;知道大家都要说普通话。
2、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学习通过比较鉴别事物、区分事物的方法。
3、知道学习拼音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自觉学习和运用普通话;对普通话有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强烈愿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录音机播放风的录音)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风好像在说些什么呢?(继续播放录音,让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尽情想象。)同学们再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鸟的录音)鸟好像在说些什么呢?(再播放鸟的录音,让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尽情想象。)
幼儿请说普通话教案范文(精选3篇)
幼儿请说普通话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动意义:
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措施之一。围绕本届推普周活动的主题,继续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我园全体教职工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在优美、规范、生动的语言环境中,促使每位幼儿想说、敢说、会说,从而推进我园语言特色教学,增强幼儿坚持听说普通话的自信心,积极进行家园互动和社区、街道的宣传活动,形成共同说好普通话的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8日—20xx年9月14日
三、活动目标:
1.利用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使全园教职工和幼儿、家长认识到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重要性。
2.培养教师、幼儿、家长沟通交流时使用普通话的习惯,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四、主要活动安排
(一)营造推普宣传氛围
1.张贴醒目的推普宣传标语,引起教师、家长、幼儿的注意,营造活动氛围。
2.各班级“家长园地”张贴“第XX届推普周宣传口号”,向家长宣传有关推普周的知识,引导家长营造家庭规范的语言环境。
(二)充分利用传媒宣传
1.借助园内语言文字网,向全园教职员工宣传“推普”的意义和作用。
2.利用各种影音短片向幼儿广泛宣传,鼓励幼儿坚持使用普通话。
(三)开展活动,提高实效
1.园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召开“关于开展第XX届推普周活动”会议,传达市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有关精神,做好开展“第XX届推普周活动”的宣传推广活动。
2.各班级开设一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文字”文明礼貌用语活动。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鼓励幼儿主动说普通话,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用普通话交谈,培养幼儿听讲普通话的习惯,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落实“一天学一句普通话”的活动方案,如“老师好!小朋友好!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请”、“您好”、“谢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活动中注重和谐情景的创设,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主动参与到说普通话,爱说普通话的活动中,增进幼儿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其社会交往。
语言讲普通话教案(精选14篇)
语言讲普通话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二、活动主题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时间
9月11日至17日
四、活动内容
(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站、宣传栏的宣传作用,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同时在各校区悬挂醒目的推普周宣传标语,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扩大推普宣传的影响。
(二)丰富载体,扎实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
1.面向浙江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以及留学生,举办第__届浙江大学学生普通话大赛。该比赛分初、复、决赛,环节新奇有趣,内容异彩纷呈,旨在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互动。
2.面向浙江大学全校师生,举办诗词创作征集活动。根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关于举办诗词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司函〔〕12号)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此次征集活动,以家国情怀、自由正义为主题,旨在探索和总结诗词创作实践的用韵规律,进而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各院系自行组织师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开展院内推普活动,通过国学系列讲堂、诗歌诵读会、书法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说普通话教案(精选16篇)
说普通话教案 篇1
班会时间:
20xx年9月19日
参加人数:
50人
主持人:
记录员:
班会地点:
高一(7)班教室
班会主题:
规范语言文字塑造文明形象
班会目的: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需要确立、普及共同语以保证交际畅通。而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广普通话的目标尚未实现,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要大力推广普通话。让学生能在学校自觉的使用我们的母语,而且要正确规范的使用。
班会形式:
小品表演、诗歌朗诵、问题抢答、自由发言
班会准备:
小品表演由文艺部负责;
诗歌朗诵由语文科代表负责;
问题设置及其答案由宣传委员负责;
每位同学都要为推广普通话献计献策。
班会程序:
主要是让学生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己组织、自己学习,让他们能切身体会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且能自觉的将普通话,思路如下:
1、用上海地区的方言表演小品;
2、由小品导入普通话的重要性;
3、通过“普通话知多少”的抢答方式了解讲普通话的必须性;
4、通过诗歌朗诵去品尝中华民族文字的精深与优美;
5、在生活中如何推广普通话;
6、班主任总结。
说普通话教案 篇2活动目的:
1、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谈推普的重要性
宣传普通话教案范文(通用4篇)
宣传普通话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普通话概念以及语音方面的特点。
②了解生活和学习中造成字音误读的原因,从而掌握避免和纠正常用字字音误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生搜集材料,整理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主要语音差异,弄懂普通话与本地方言的语音对应规律,准确掌握普通话语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汉语语音的魅力,增强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学习普通话语音;掌握避免和纠正常用字字音误读的方法。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中华正韵:汉语普通话语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选一段课文,让学生分别用方言和普通话朗读。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指出其普通话朗读中读的不标准的地方。
二、简介“普通话”
多媒体出示“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三、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华正韵:汉语普通话语音》一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汉语语音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具有哪些特点?
③北京话语音成为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学生阅读,小组讨论:
3、小组派代表回答,如有必要,教师适当补充。
4、生自行研习“声母表”和“韵母表”,思考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