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018-06-02

    (二)方法精讲
对于3500多字的字音,要想全部记清有着较大的困难,一是数量之大,二是较混杂。但是这几年的试题都是要求辨别正误,不要注拼写,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以义定音。利用意义联系,区别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因为多音常常是和多义联系起来的。如:“卡”,做音译词语素时读kǎ,卡车、卡宾枪、卡片、卡介苗、卡通,取与“不通畅”有关的义项时,读qiǎ,关卡、卡壳、卡子。
2、区别书面语和口语。许多多音多义字的不同读音,因为“多音”是由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造成的,注意一这一点,可以帮助正音。如:“翘”,书面语读qiáo,翘首、翘楚,口语读qiào,翘起来,翘尾巴。
3、区别词性意义。许多字因其在不同词中表示的词性意义不同而导致读音不同,因此区别其词性意义或其所在词的词性,也辨析多音多义字的重要方法。如:“扇”,做名词时读shàn,做动词时读shān。“卷”做名词读juàn,试卷、卷帙浩繁、卷轴,做动词读juǎn,卷起、卷席。
4、区别一般用语与专用词语。有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由一般用语与专门用语(名称,专有的几个词)的差别造成的,注意到这一点,也可以帮助正音。如:“炸”,一般读作zhà,而表示“在煮沸的油或水中把食物弄熟”的意思时读zhá。“轧”,一般读作yà,倾轧、轧花机,而在“轧钢”、“轧辊”中读zhá。
【题型探究】
《考试说明》对语音考核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语音题,除了1999年和XX年没有考之外,年年必考。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容易读错的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近误读。
汉语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对其字形识记不扎实,就会出现误读。如“赝品”的“赝”(yàn)误读为“yìnɡ”,“床笫”的“笫”(zǐ)误读为“dì”等。
2.音近误读。
有些字的读音相近,只是声调不同,在日常交际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如“参与”的“与”误读为“yǔ”,“绮丽”的“绮”误读为“qī”等。
3.多音字误读。
汉语中有许多多音字,它们的读音随着具体的语境而变化,一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如“自怨自艾”的“艾”(yì)误读为“ài”,“厦门”的“厦”(xià)误读为“shà”等。
4.习惯误读。
有些汉字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误读习惯,如“包庇”的“庇”(bì)误读为“pì”,“畸形”的“畸”(jī)误读为“qí”等。
5.不规范的简化字误读。
例如“停”的不规范简化字为“仃”,因而把“伶仃”的“仃”(dīnɡ)误读为“tīnɡ”等。
语音题在高考中出现过的题型有:
1.单考认读。如1993年题,1996~1998年题,XX年~XX年题。
2.字形与字音结合起来考查。如1991年题,1994年题,1995年题。
3.字音与字义结合起来考查。如1992年题。
从XX年恢复考查语音以来,语音题一直比较稳定。一般都是在第ⅰ卷中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赋分3分。其具体的形式有:
1.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2.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
3.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
4.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综观近年高考识记字音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本能力点所命试题的基本趋势。
1.所考及的汉字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且经常误读的字,古代汉语中的异读字、使用率不高的生僻字以及方言字等,一般不考。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