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眼“拎清”现代文阅读

2018-03-27

 阅读的本质是吸收,从现实情况看,所读也不可能不讲主次巨细地统统吸收。我们读一本书、一篇文章,就算是非常实用,或有较高的审美意义,通常也是用它最富有价值或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以及审美建构。那么,怎样使这种“充实”和“完善”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呢?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时确立要点意识,学会博观约取、删繁就简,培养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文章要点、段落大意往往涉及到作者对事物的看法、见解、态度、主张,有时就是一种倾向,包括政治倾向、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作者写文章总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的途径把握住这些。《高考手册》“语文科”有“归纳文章要点”、“概括段落大意”的要求,我们需要明白“归纳”与“概括”的语义,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总结其方法。
  归纳,即归并、集纳的意思。“归纳文章要点”,是指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经过分析、综合后,用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作表达,从而理出文章的全部或是部分内容的要点。
  概括,即总括、提炼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中一个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和综合的思维活动,然后用简明的文字表达出它的主要意思。“概括段落大意”无疑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直至弄清文章主旨的基础。
  怎样形成这种“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呢?第一,要知道归纳与概括所依据的文字;第二,要掌握归纳与概括常用的方法。说到依据,大致有下列三种:
  1.依据位置重要的语句
  有的议论文会在开篇提出作者的观点,譬如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便是文章的基本的思想要点。不过文章的思想要点在文中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丰富发展的,论述也是多层面的,因此,还要注意把握文中发展了的或派生出的看法、主张。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关注文章中承上启下的文字,文章收束时辨证说理或补充说理的文字。
  2.依据文中重要的材料
  作者的见解主张是靠材料支撑的,是运用材料阐发的,出色的文章总是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因而文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归纳思想要点的依据。即使是散文作品,也可验证。如《我看舞蹈的美》,第3段这样两则材料:“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当《康定情歌》飘过时,那冉冉的舞影,便是夏日给人小憩的阴凉,我们的心头一片静谧、惆怅,就像仰卧在康定草原上,看月亮弯弯。”作者的意图显然是为了说明舞者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的道理。
  3.依据作者分散的论说
  有的文章,作者没有用明确的语句集中表示自己的见解主张,也没有提出现成的结论,而是把自己的看法寓于散论的文句中。这就需要读者总览全文,从作者的散论中辨别筛选出最关键的句子。
  “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还有具体操作方法值得总结一下。
  1.直接摘引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