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17-08-10例:阅读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问:“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答: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露头角,前程远大。
3.分析炼字型: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回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4.分析语言特色型: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提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知识链接】
专业术语
1.语言特点类
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诗情画意
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2.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平字见奇[浅显(明白如话),含意隽永]: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