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学常识

2020-05-11

二、 注释
1.激于义而死焉者:于,表被动。焉,于此。
2.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3.除:治,整理。
4.旌:表扬。
5.去:距离。
6.凡富贵之子:凡,大凡。
7.死而湮没:而,表顺接。湮没,埋没、磨灭。
8.亦已众矣:已,表示程度(多少、深浅)的副词。
9.草野:乡间。
10.皦皦:光明显耀的样子。
11.按剑而前:而,表修饰。
12.堪:忍受。
13.抶:击。
14.私人:党羽,亲信。
15.所由使:使,主使。所,……的人。
16.方痛心:正在痛恨。
17.溷藩:厕所。藩,篱、墙。
18.按诛五人:按,查究。诛,上杀下。
19.傫然:聚集的样子。
20.詈:骂。
21.脰:颈项,这里指头。
22.缙绅:一般做官司的人。缙,插。绅,带。
23.编伍:民间。
24.诗书:《诗经》、《书经》。这里泛指古代经典。
25.蹈死:踏上死地,冒着生命危险。蹈,踏,踩。
26.亦曷故哉:故,原因,缘故。
27.钩党:有牵连的党人。
28.株治:牵连治罪。株,株连,牵连。
29.逡巡:犹豫不决。
30.猝发:猝,突然。
31.投缳:指上吊。投,扔、掷。
32.抵罪:犯罪应受惩罚。
33.佯狂:佯,假装。
34.剪发杜门:杜,闭、塞。
35.之:往。
36.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37.视:比较。
38.暴:显露。
39.美显:美好而光荣。
40.土封:坟墓。
41.徒:空。
42.匹夫之有重有社稷也:匹夫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匹夫,平民,
这里指五人。社稷,国家。
三、 通假字
1.赀财  赀—资,资财,钱财。
2.亦曷故哉  曷—何。
四、 古今异义
疾病:古:疾,一病的病。病,重病。    行为:古:德行做。
今:病。                              今:举止,行动。
非常:古:不符常理的,不符伦理的。    首领:古:头颅,借指性命。
今:不一般,特别。                    今:领头人 。
五、 词类活用
名→动  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修墓。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函,用木匣子装。
使动    屈豪杰之流  屈,使……屈身。
名→状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奴仆那样。
六、 特殊句式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贤士大夫者……孟长姚公也。                     …者…也  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所由使也。                       是时……  判断句
   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    判断句
2.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况……欤?表反问
3.谁为哀者:谁为者哀   倒装,宾语前置。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