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2

2020-02-20

  3.《西江月》的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这两首词是塑造宝玉形象的基本构图。
  小结:贾宝玉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处在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个家庭使他“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这对贾宝玉是沉重的压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摆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状态。
  设计b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见设计a)
  二、鉴赏内容:描写人物的方法。
  方法:1.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2.从人物出场描写入手,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步骤
  (一)研究贾母出场
  1.朗读贾母出场的描写(“黛玉方进入房时……方略略止住”)。
  2.赏析:贾母是相见场面的核心,然而作者却只写了她“迎”“搂”“哭”三个非同寻常的连续性动作,即不仅写出了她因哀念亡女、疼惜黛玉而涌上心头的那种悲中有喜、且悲且喜、大喜大悲的复杂情感,而且写出了只有贾母那样的老太太才会有的动作特点与心理特点,无怪乎脂砚斋在此写下了“此书得力处全是此等地方,所谓‘颊上三毫’也”“书中正文之人,却如此写出,却(确)是天生地设章法,不见一丝勉强”“几千斤力量写此一笔”的批语。
  (二)研究王熙凤的出场
  1.朗读王熙逢出场的描写(“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让他们去歇歇”’)。
  2.赏析:王熙凤的出场是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呈众星拱月之态,不着多字,凤姐地位之特殊,权力之炙手便都暗示出来。她是一个能迅速进入角色的演员,只是错把生活当舞台,时而哭,时而笑,时而盛赞黛玉,时而嘘寒问暖,其实都是表演给老太太看的。
  (三)研究贾宝玉的出场
  1.朗读宝玉出场的描写(“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莫效此儿形状。”)  2.赏析:宝玉因去庙里还愿,回来已晚,急急到贾母这里复命请安,便无一仆从跟随左右。作者只用贾母的一个丫鬟慌忙通报写出他的风尘仆仆,行色匆匆,突出了他的卓然独立,潇潇洒洒。丫鬟的“笑道”和一声“宝玉来了”的禀报尤其显得不寻常。因为宝玉是贾府中最具民主思想的人,他的心目中,似乎少有主仆、尊卑的区别。对丫鬟的这些看似毫不经意的叙写交代,暗示出宝玉的平易随和而又超拔不俗。
  设计c
  阅读训练
  教学设计
  一、阅读“一语未了,只所后院中有人笑声……‘让他们去歇歇”’一段文字,思考以下问题。
  1.在“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之后描写黛玉的心理,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那样细致地描写王熙风的服饰衣着?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样的容貌描写透露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为什么王熙凤夸黛玉之前,“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而且携着黛玉的手?
  5.形容美丽出众的词语很多,曹雪芹的词汇又非常丰富,为什么不让王熙凤用什么“国色天香”“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类的词,而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个才算见了”?
  6.为什么王熙风不但夸黛玉标致,而且夸她的气派?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