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二首《送娘曲》,《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教案

2020-02-17

(2)各个诗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谁能概括?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第一节写信天翁成为船上各类人的玩物;第二节写信天翁在船上的笨拙卑劣表现;第三节写信天翁备受水手们的凌辱摧残;第四节点出信天翁的命运类似于诗人。
(3)“信天翁”与“诗人”意象是什么关系?由此对此诗的总体特点有何认识?
讨论后明确:诗作的第四节中写道,“诗人啊就好像这位云中之君”,作者在用信天翁象征诗人的形象。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按照中国诗歌的传统应称为咏物诗,它托信天翁这个物传达了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批判谴责之志,即托物言志。
4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课前有简单的作家介绍,让学生阅读以形成初步印象。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社会不满?
明确:
(1)社会历史原因: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颓靡之风盛行,18世纪的大革命后带给人们的并不是美好的现实,而是丑恶的谎言蔓延,世界显得荒谬,人们普遍感到“上帝死了”。一些先觉者则以揭示和表现世界的丑恶、罪恶和病态来对抗这个世界,波德莱尔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并成为现代主义的先觉者。
(2)个人原因:诗人六岁丧父,母亲性格乖张,这给他幼年的心灵蒙上了阴郁的暗影,从而形成了他成年以后的“永远孤独的命运感”。
5把握本诗的主旨大意。
讨论后明确:批判那些庸碌而满怀恶意的社会庸众;不满、哀叹、自嘲自身的命运及人生处境。
三、深入细部研读作品——重点探究、难点突破
1研读第一节
提问:诗人在这一诗节中刻画了哪些物象?物象之间的行为过程是如何描述的?物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
(1)水手、信天翁、旅客、船、海上。
(2)“水手们常常是为了开心取乐,/捉住信天翁”,信天翁“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
(3)信天翁是海上的飞禽,让水手捉住开心取乐;信天翁则“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他们共同的载体“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
提问:诗节第二句说“捉住信天翁”,为什么还要补上一句“这些海上的飞禽”?
明确:强调信天翁有自己独立自在的生存空间。作者加上这句,既责水手们的无聊恣虐,又责信天翁的心甘情愿逆来顺受。
2研读第二节
提示:利用关联词语“一当……就……”体会作者的用意。
明确:强调信天翁一旦离开自由翱翔的大海,它就失去了人格和力量,连它的双翅也失去了效能,显示了海阔天空对信天翁的重要性。
3研读第三节。
提示:通过关键场景把握诗节主旨。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所述场景的情节过程。
提问:前两句叙述完以后用了感叹号,作者叹什么?
明确:信天翁的随缘听命、自甘堕落,诗人很愤慨地讥刺它“丑陋可笑”;当然也有对造成这个海之骄子不幸命运的环境的愤怒谴责之意。
提问:在诗节的末尾,作者对水手们的表现也用了叹号,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无聊庸俗水手表现的极其厌恶和愤慨之情。
4研读第四节
提示:深情地朗读、体会诗人在诗句中寄寓的深情。
提问:“诗人啊就像这位云中之君”,点出诗人与信天翁二者之间具有相似点,作者对这些相似点是从哪个角度来概括的?
明确:从信天翁的角度,以信天翁的形象描写诗人的具体形象;他有“出没于暴风雨,敢把弓手笑看”的一面,又有落地后垂着长羽大翼,步履艰难,被嘘声围得紧紧的一面。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