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师说

2020-02-04

    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利用我们已有的语法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因为活用是临时性的,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名词一般都只能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如果要充当其他成分,就可能活用;介词后面只能接名词性质的词或短语,如果在介词后面出现了其他类型的词,这个词就必须活用为名词,等等。事实上如果我们借助已有的现代汉语词性的语法特点的有关知识,来判断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就会对它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晰。

    二、典题精讲
    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鸣响。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江水。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
    d.争割地而赂秦                        割地:割让土地。
    指点迷津:这道题目是考查词类活用情况的。做这类题目,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利用常见的语法知识来分析判断。a项其实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的省略,“鸣”是不及物动词,我们知道不及物动词后面如接了宾语(包括被省略的宾语),该动词一般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因而这里的不及物动词“鸣”结合语境应该翻译成“使……鸣响”为宜。b项“能”是一个能愿动词,我们知道能愿动词后面须接动词,因而这里的名词“水”应翻译成“游泳”“游水”为宜。c项“食”是个动词,我们知道用在动词前面的名词,从意义上不能作该动词的主语,常常会活用为状语,修饰动词。“食”前面的主语应该是“蚯蚓”,因此这里的翻译是正确的。d.“割地”和“赂秦”两个都是动词,我们知道这两个动词用在一起,并不构成连动关系,前一个用作了状语。因此这里的“割地”应翻译为“用割地的方式”为宜。
    答案:c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