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钱教案
2019-12-24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江南和两广地区种植了从淮北传去的粟、麦、黍、豆等。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已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一带。茶树的栽培种植也有很大的发展,福建和长江中下游的丘陵地,新辟了很多茶园。北宋丝织品的花色、品种都比前代增多,制瓷业相当发达,各地重要的瓷窑有30多处,矿冶业水平先进,用煤冶铁的作坊很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北宋的城市和商业繁荣起来。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有居民20万户,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北宋市场上流通大量金属货币,有铜钱、铁钱和金银。为了携带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交子”在宋太宗淳化年间开始于四川流通。张咏始做交子。太宗、真宗时他在益州(成都)做官,所创交子是地方政府货币。“交子”是四川地方俗话,也是票证、票券的概称,有交合之意即“合券取钱”。交子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纸币,北宋政府发行交子是公元1023年,比欧洲使用钞票早600多年,(欧洲瑞典最早于1690年发行纸币)。我国最早出土的交子钞版早年流失国外,最初发表在《东亚杂志》,国内只有钞版拓印图。(右图即为北宋“交子”)
马可•波罗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奇事”,说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经济的领先地位,“纸币,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我们可以想见,我们一刻都离不开的“钱”在中国的元朝就运用的如此神妙,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文明的发达。
第三部分(第6-10段),世界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
第6段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意思是说:钱虽由笨重的金属演变为纸币,分量轻了,但它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很大。这一段总结了上文钱的发展史,引起下文介绍钱在人类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7、8、9段,是说“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的交往”。有例为证。早期的西方探险家、西方列强,由于对“钱”的追逐,使“钱”走遍世界。
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纺织工人家庭。青年时代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向往东方的富庶。他刻苦学习天文、地理,受p.德埃利地理著作《世界图志》和意大利地理学者p.托斯卡内利影响,深信“地圆说”,想寻找一条从西方通向印度、中国和日本的新航线,并草拟了从欧洲西行至东方的航海计划。15XX年5月9日,哥伦布率领4艘船只和约150人从加的斯出发,企图在古巴和帕里亚半岛之间的海面上尽快找到通往“印度”的航道。15XX年6月15日,发现马提尼克岛,然后沿海地岛南海岸西行,过牙买加向中美洲进发,再沿洪都拉斯南驶,越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最后抵巴拿马的达连湾。因无西行航道,只得于15XX年6月折回牙买加岛,经圣多明各于15XX年11月7日回到西班牙圣卢卡尔。他请求西班牙国王给予他应得的财富和统治新大陆权力,未能如愿。15XX年5月20日,在贫病交加中死于巴利亚多利德。直到去世时哥伦布还以为他发现的陆地是印度。死后留下的航海日记和信件,是研究航行美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