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选读

2019-08-11

  ③在论证修辞选择的条件时,作者强调了什么?(要点:积累语言的重要性。)
  3.结合课文,迁移训练 
  课文后面设计的两道练习,可安排课内、课外各完成一道。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对修辞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因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认识修辞选择的重要性。
二、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辞例子让学生发表意见。
  示例: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
  要求:请比较一下“到、过、入、满、绿”等5个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参考要点):“到、过、入”无非表示春天已经来临。“满”虽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确切,“风”和“满”配搭也很勉强。而“绿”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产生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实感和美感。
2.金口大开 
  即课前布置学生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关于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方面的资料、书籍。课堂上由学生开放式地给“修辞”下定义或作解释,答案不求统一,《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家关于修辞的说法”可供参考。
3.课文采珠 
  即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一、两、三”所指的内容见设计a)
4.火花碰撞 
  即由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习课文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几点应达成共识:
  ①课文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②课文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③生活中应锻炼自己的修辞选择能力。
5.身体力行 
  即完成练习题,答案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教学本文时,把握观点是基础,完成练习是桥梁,实际运用是目的。
二、教法展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一、两、三”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回答“一、两、三”所指(具体内容见设计a)。
2.完成练习一,回答“为什么” 
  为节省时间;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思考一段材料,着重阐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挥创造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即可。
3.结合练习二,补充实例,畅谈认识 
  举实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围同学经历的;谈认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
4.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选择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给全班同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受到的启发,从修辞角度对作文作些修改,并列举修改的理由。
《语言的演变》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二、教法展示
  1.宣布训练重点  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