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选读

2019-08-11

  有物,就是说的话有内容,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量。
  切题,就是切合讨论的对象,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
  真实,就是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
  适量,就是给予对方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就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因而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论述的层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二、教法展示
  1.用导语引入新课(“导语”见设计a)
  2.逐节阅读、分析、归纳
  课文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顿、瓦特、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引出“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这一话题。接着“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列举“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构成规律。最后用“字盘”一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者于开篇列举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现象后,围绕“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展开分析,举例,字里行间告诉读者: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开讲使用“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引起下文,既有比较分析,又有分类说明,还有典型举例、逻辑推理,使全文的观点水到渠成。
  3.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选择句子以练习一的几例为基础,适当扩展。
  4.试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语言学论文,任选下面一题作为课外作业。
  ①给“语言”下个定义(为基础一般者设计)
  ②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为中等水平的人设计)
  ③“语言”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尖子学生设计)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能够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并能用作者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增强学习修辞的意识即可。
二、教法展示
  安排一课时。(下同)
  1.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通过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用“原文”正确无误地答出下列内容:
  ①作者的一个观点:“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或“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或“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②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准确,富有表现力”;另一个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③语言积累的三个结合:“它(按:指丰富语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2.深入课文,思考论述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要点:开宗明义后即用生活现象印证,正面亮出观点时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误解。)
  ②课文在论述“两个标准”时如何安排层次?(要点:论述第一个标准时,先说明为什么语言运用要讲究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接着说明“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最后论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论述第二个标准时,先谈修辞选择因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而有异,其次提出了今天的社会对修辞选择有新的要求。)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