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备课
2019-07-19阅读指导:这是一段对周朴园衣着和肖像的描写。透过对他外表的刻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周朴园的另一面,即他的虚伪、道貌岸然,他的霸道、冷酷,他的专横、狡诈,他的不择手段,他的狠毒无情。揭开虚伪的面纱,我们就可很容易地看清周朴园的本质。
四、鉴赏方略
戏剧的阅读与鉴赏之一:话剧在中国
虽然在我国传统戏曲中,也包含有话剧的成分,但真正的话剧是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我国话剧按它的历史发展和艺术风格,可分为早期话剧和现代话剧。
19xx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春柳社”,演出由曾孝谷根据林琴南翻译的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的七幕剧,标志着我国早期话剧的诞生。话剧在欧美各国统称戏剧,刚进入我国时,人们称它为新剧或文明戏。早期的话剧剧本是幕表式的,由演员凭借只有简单的故事概括和幕表作即兴表演,很少有完整的剧本,且大多为翻译剧或改编剧。由于在文学革命初期,一些新文学倡导者的提倡,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1919年胡适套用《玩偶之家》所写的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就是较早出现的剧本之一,虽然艺术上浅薄、幼稚,人物缺乏性格,但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发表,对推动剧本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在五四运动的激发下,涌现了一大批剧作者。作品也大量增加,且题材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时革命运动的宣传和深入,起了一定的作用。
现代话剧又称真新剧、爱美剧和白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统一定名为话剧。它的诞生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标志是洪深在1924年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的成功演出。现代话剧提倡非职业性演出,主张严格遵守剧本和排演制度。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和田汉的现代剧《名优之死》,奠定了现实主义戏剧文学在话剧运动中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现代话剧发展的一个高潮,涌现了曹禺、夏衍、陈白尘等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和《上海屋檐下》《雷雨》《日出》《升官图》等一系列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剧作。另外,抗日战争期间那些短小精悍的活报剧、街头剧、独幕剧也蓬勃发展,为抗日战争的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建国之后,老作家焕发青春,新作家相继涌现,使我国的话剧事业蓬勃发展,题材更广,艺术性也进一步增强。且有不少剧作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历史剧,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像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等。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社会的改革有力地促进话剧题材的进一步开拓,出现了话剧艺术的又一个高潮。沙叶新的《陈毅市长》,贺国甫、宋福先的《于无声处》等剧作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话剧创作的伟大成就。由于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剧作家们又进行了勇敢的探索,使我国的话剧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探索态势。
总之,话剧艺术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很快地融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并以它独特的风姿,为我国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风景。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话剧艺术也将会在我国文化舞台上进一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