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学案

2019-05-15

剖析:“我还没有向我的脑筋商量一段序幕,脑筋就把全戏安排好了。”面对叔父克劳狄斯的诡计,哈姆莱特是多么敏锐!随即,他迅速地作出决断并付诸实践:以端正的字体给英王写信,恳切地要求英王读完这封信之后立即处死信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敏锐、善于思考、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思想品质。

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的表述:
1.本文节选部分主要塑造的是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哈姆莱特表面身份是一个青年王子,实际上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哈姆莱特》的戏剧冲突是哈姆莱特同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落后的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
2.哈姆莱特作为一个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王子,他身上具备整顿局势、治理国家、报仇雪恨的能力。然而面对以阴险奸诈的新王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他始终把这种和人民紧密相连的事业看作是个人的仇恨而孤军奋战,因此,哈姆莱特的悲剧在于他脱离了群众。
3.哈姆莱特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悲壮而不悲观,使人们透过悲剧,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新的生命,看到了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莎士比亚信仰当时最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艺术成就更是前无古人。悲剧《哈姆莱特》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特点。读节选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以下显著特色。
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性格具有丰富性,多特点、多情致,但并不是杂乱的堆砌,而是围绕着人物的主导性格因素展开描写,最后形成统一丰满的典型。哈姆莱特这个典型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性格极为丰富。他热爱人类,善于思索,性格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及与之相应的心灵矛盾,形成了他忧郁的个性基调,但从全剧看,他的性格又是欢乐、忧郁、延宕、行动等方面的统一。
剧本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独白这两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剧中以哈姆莱特为中心,展现了多个人物性格的对比关系。如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正反对比。在复仇的问题上,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又形成了鲜明对比。剧中的独白,对丰富人物性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剧作语言丰富,生动有力。据说,他的剧本总词汇量达17000多个,是世界上使用词汇最丰富的作家之一。《哈姆莱特》的语言表达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与所处地位、环境。作家时而用诗体,时而用散文体,既有深奥的哲理性议论,又有尖刻的俏皮话。此外,还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寓意深刻又形象生动。

问题探究
问题:在东西方戏剧中,有两部戏剧值得人们进行比较阅读,一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一是中国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请阅读这两部戏剧,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
导思:这是一个比较阅读性的探究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戏剧的特点和东西方戏剧的不同,加深我们对《哈姆莱特》剧本的了解,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这两部戏剧都是宫廷悲剧,在很多方面都能找到比较点;即使我们在比较阅读中一时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戏剧文本的研读,不也是一种有益的收获吗?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