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2019-04-21

⑵课文内容解疑
①如何理解小英子的那句“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小英子想得极为简单,她也没办法复杂,但是她的回答却在简单中透露着某种哲理意味。她说她分不清海跟天,但这并不影响她对那篇课文的喜爱;同样的,她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她只知道跟厚嘴唇的人订了一个“我们看海去”的约会。
②厚嘴唇的人在小英子眼中和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是否相同?你如何看待厚嘴唇的人和小英子之间的“友情”?
在这里,作者和导演都故意用孩子的眼睛去看成人世界,借助孩子纯净的眼睛,去还原生命本来的模样,完成他们对生命的思考。所以,涉世越深的人,就越喜欢回忆童年,其实就是想找回童年的那份纯净,就像林海音自己说的:“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③在英子的眼中,“后嘴唇的人”是怎么样的人?
英子觉得他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可以把他这种无奈归结为社会原因,从社会这个大背景去看“后嘴唇的人”,他是生活在上世纪初乱世的一个普通小人物,为生活所迫而做了贼。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的艰难,养家糊口,供弟弟上学,为人朴实厚道。
下面几个材料,可作为上面评语的依据。
关心英子的成绩:“英子,英子, 这名儿好听,可是功课好么,考第几?”“第十二名。”“才考十二名?应当考第一名,准是爱玩儿。”说明他真正关心英子、内心善良。
“……他说小学毕业了还要进中学、大学,可凭我这没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呀?我们娘儿仨,奔窝头,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我走这一步,也是事非得已。你明白我的话么?” 被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做的贼。
“……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摇摇头)“不是好人?” (指指自己的鼻子,英子又摇摇头)“不是坏人?”(他哭了,流出了眼泪)(他哭了,流出了眼泪)“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分得清楚的,我一定忘不了你。我的事别跟别人说,就连我的兄弟算上。” 背着兄弟做的贼。自己一个人承受生活的艰难,充分表现了他忍辱负重的品格。
毕业典礼上戏剧性的相遇:“这时正好那个考第一名的学生从台上下来……英子看到那个在草堆里认识的人笑嘻嘻地伸出手来,从学生手里接过了那份用红绸带系着的毕业证书。”为支持学习优秀的弟弟读书而沦为小偷以致最终被捕,也增加了剧情的悲剧色彩
爸爸 (对英子说)你以后也要考第一才好,你看他爸爸多喜欢。
英子 不是他爸爸,是哥哥。
岁月的沧桑,生活的艰难,使“哥哥过早衰老了”。
④《城南旧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城南旧事》透过主角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小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观察到发生在这老北京四合院内外的一切。小偷“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小偷被押过小英子家时,向小英子投以酸楚惜别的眼神和一丝凄凉的笑意,此时无声胜有声,情真意切,余味无穷。《送别》的音乐旋律哀婉动人,烘托了剧中离情别绪的无限诗意。由此看出“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是其基调 。
⑤“厚嘴唇的人”说,“我走这一步,也是十非得已”,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他是希望小英子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他本性善良、诚实,只是因为社会不合理,为生活所迫而做了违心的事。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