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2019-04-16

(二)朗读体验
让我们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来演绎一下这一场面,分角色朗读。以往的分角色朗读,叙述者是配角;这次不同,叙述者是朗读的“主角”啦。所以,一定要像广播里的主持人一样,投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声音给我们演绎一下这一动人的场面。
五、拓展(了解雨果及其创作)
这篇课文就学到这里。它让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小选段见识了一下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先驱雨果的风采。现在让我们来大体的了解一下雨果的生平、创作,为我们今后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阅读做个导引。(ppt明示)
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小镇,出身贫民,参加过革命军,后在拿破仑军队当过将军.幼年曾随父亲到过许多国家,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
    雨果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14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获法国学士院征文奖,18岁时获\'文艺竞赛硕士\'荣誉,被誉为\'神童\'。后来主要写小说,其作品多反映对政治的关注。1831年(29岁)写的《巴黎圣母院》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蜚声世界文坛,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1851年,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的独裁专制而遭到迫害,开始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期间主要创作长篇小说,如文学巨著《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1870年,他回到巴黎继续参加政治运动,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遗体也被送到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九、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一滴眼泪       换     一滴水
悔恨之泪       美     善良之心
(爱斯梅拉达)        (伽西莫多)
              邢台
残忍无知       丑     虚伪狠毒
(围观者)           (副主教)
十、 作业设计
1、现在让我们以雨果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概述这段故事,写在作业本上。(提醒:请注意文章中作者的议论及那些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话语)
2、课下阅读《巴黎圣母院》全文。
[问题研讨]
1、 长文短交的具体处理方式;
2、 “问题探讨”课型的具体操作(问题的整体设置和问题的提出)。
[参考资料]
陆洵:《语文教学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XX年版,第153页。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