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过秦论

2019-03-17

    从下文的罗列来看,六国确实也招徕了不少人才,但这些人才最终却敌不过秦之一个商鞅,原因者何,不能不让人深思。
    5.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剖析:延敌,让敌人进去。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面对“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的“叩关”,秦人竟然“开关延敌”,可见秦人根本没有把“九国之师”放在眼里,因为他们有克敌制胜的把握。——此时的秦国已是多么的强大!从这里也不难看出,秦之一统天下,已有了十足的把握,已是大势所趋。
    6.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剖析:亡、遗,损失,消耗。矢、镞,都指箭。困,陷入困境。此句的意思是:秦国没有失去一箭一镞的耗费,但天下的诸侯已经陷入了困境。
    “无亡矢遗镞之费”与拥有天下众多人才、备战多日的“九国之师”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多的有才之士,那么多的兵力,那么大的威势,可秦人却不用吹灰之力便使“天下诸侯已困”,足见当时秦之强盛,足见秦当初强国策略的正确。
    7.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剖析:从,通“纵”,指当初六国为了对抗秦国的合纵策略。赂,贿赂。
    于是合纵解体,盟约失败,(诸侯们)争着割让土地来贿赂秦国。
    “割地而赂秦”,求得一时之安,殊不知割地之策,削弱了自己,壮大了敌国,且“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争”字,写出了六国诸侯争纷割地求安的情态,可悲可怜之至。
    8.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剖析:延及,发展到、等到。享国之日浅,统治国家的时间较短。无事,指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没有发生什么战事。
    当然,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没有发生什么战事,没有什么建树,但从不久后秦始皇时秦的霸业已成来看,孝文、庄襄仍在奉行着当初的“遗策”,并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9.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剖析:先王之道,指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百家之言,诸子百家的著作。言,著作。愚,使动词,使……愚蠢,使……变得愚蠢。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
    天下从来就是攻易守难,而秦却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忘却了他该遵守的“仁义”二字,显示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下文进一步议论作铺垫。
    10.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剖析:践,踏上。华,华山。城,城墙。河,特指黄河。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此句的意思是:然后,据守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依凭(华山这样)高达万丈的城墙,面对(黄河这样)深不可测的护城河,认为它是最坚固的防御设施。
    有了这样的山河之险作为防御工事,真可谓坚不可摧了。难怪秦始皇会自“以为固”,甚至以为可借此而定“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殊不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语),仅凭险要之“地利”而不讲“人和”,如何能“王”天下呢?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