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数》教学设计
2018-12-22⑵ 修辞方法:比喻、对比、拟人
⑶ 遣词造句:妙用成语、妙用佛语、嵌字、化用诗句、作诗
⑷ 表达方式:说明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3.教师总结:以上这些方法均给《说数》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的说明读起来情致盎然。
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科学性与文学性并重,《说数》因而展现出独特的风采,成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小品范文。
四、拓展阅读(堂上进行)
以沈致远为代表的科普作家们秉持着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饱满情绪,成功地用文学语言展现了科学领域的知识,带给读者新的视野、新的感受。下面我摘录了一段文段发给大家,它出自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昆虫记》作者、法国学者法布尔之手。请大家进行堂上阅读,从准确性、生动性两点着手,筛选信息,体悟文字美感,回答大屏上的问题。限时五分钟。
1.大屏显示阅读题
1.筛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段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内容是 。
2.划出文段中你认为重要的修饰限定词,体会它的功用。
3.总结文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2.学生答题,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握此文段中修饰限定词的表达效果,和对比、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带来的活泼生动、明白晓畅的说明效果。
3.教师总结:法布尔的《昆虫记》迄今仍热销世界各地,深得广大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喜爱,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将昆虫的世界看成了人类王国,介绍昆虫的知识的同时给予了昆虫人的感情和生命。由此看来,科普创作不一定是死板的、单调的,只要带着沈致远的那颗童心,和法布尔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都能从科学中发现美,发现情趣,发现智慧,并带着热爱的心态将其投诸于文字。科普阅读也不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只要带着汲取知识的渴望,和欣赏审视的态度,我们必能经历一次科学之旅、美学之旅,得到知识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和洗礼!
五、知识迁移
1.其实我们的科普作家们除了创作科学小品外,还经常采用一种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来传播科学知识,大胆发挥科学想象,那就是我们大家都读过的科幻小说。
现在请大家谈谈,你们都读过哪些科幻小说作品?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作家的想象和虚拟是不是完全脱离科学实际的?他写的东西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
2.教师推荐:凡尔纳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代表作品《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