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2018-06-05

五、课堂总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学习全词我们要注意诗词抒情手法知识的积累,品味语言特点,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手法分析诗歌,从而提高我们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六、课堂补充。
        1、直抒胸臆
抒情手法  2、借景抒情
            3、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用典抒情
            6、借古纲今
            7、叙事抒情
                       
【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景
远眺       万山红遍                 中
层林尽染        静                   寓
湘江秋景图     近观     漫江碧透                   情
百舸争流
仰视    鹰击长空   动                情
俯瞰    鱼翔浅底                    中
峥嵘岁月图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显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志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教学反思
自主与创新、合作与探究是当今教育应该秉承的核心理念,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模式上打破以往诗词鉴赏课中教师沉醉于自我鉴赏,学生被动听讲的独角戏。让学生主体地位回归,回到鉴赏与品味的活动中,不再只做一个“听客”,而教师也不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一个引领者甚至是一位听众与评价者。在鉴赏过程中捕捉学生的灵感与智慧的火花,从而进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照学生的审美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教学相长。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