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词四首 教案
下片:抒写亡国之思并表达词人对抗元志士的向往。
关于“海上心情”:临安沦陷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于闽广沿海地区,拥立幼主赵昰为帝,继续举着赵宋的旗帜,抗击元军,南宋王朝,一脉尚存,这就牵动了无数爱国志士之心。“海上心情”,反映出词人心向着南海一隅的爱国将士,词人把恢复的希望和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们身上。
结构巧解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此词结构极其缜密。“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阕,全靠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上片揭示时代背景,表达作者郁积胸中的悲愤感情。下片通过层次井然的多次转折,将满腹悲愤的感情推到最高点。
《诉衷情》
这首词在结构上不同一般。它上片两句写过去,两句写今天。下片句句写今天,而又关合过去。
《柳梢青•春感》
全词以故国之思和爱国激情为线索,借助于飞动的艺术想象,超越时空的限制,将上下片勾连起来,将下片乍看似乎各不相干的三个排比句贯穿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写作特色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有起有伏,曲折多变
从全词来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如果说前三句写悲凉,下片则转写欢乐;如果说过片是写欢乐的高潮,那么结尾二句则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
曲折含蓄
这首词运用曲折含蓄的手法,表达沉郁悲壮的感情,愈转愈深。上片的三个比喻将不便于直说的问题委婉提出;下片由对夜景的铺陈转到对祖国的寻求,感情极其沉郁、悲壮。
《诉衷情》
对比强烈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强烈的对比,以抒发心中的悲愤。一边是匹马驰骋,一边是貂裘蒙尘;一边是蛮胡未灭,一边是鬓白泪流;一边是壮心在天仙,一边是身衰在水滨。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揭露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使人们对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心不已的爱国词人产生极大的同情,也使人们更形象具体地认识到南宋朝廷的昏聩和腐败。
《柳梢青•春感》
1.景以引情,情以衬景。
这首词,题名春感,实借节序之变迁,而抒发物非、人非之感。词以对句起,写元人骑兵之装饰,披着铁甲的战马,马身上又披上毡子。下句却是银花(花灯)在洒泪,何不相称乃耳。三句点明时间是春来元宵佳节,徒徒陷入愁城。然而毕竟是节日,所以又写有笛声,有戏鼓,只是因为南腔北调,听得讨厌,厌极而怒,怒而语,脱口而出,“不是歌声”。这种散文句法,干脆利落,词语犀利,截铁斩钉,但仍有回味之处,耐人寻思。上片就是这样两个对句写景,两个单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