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案(精选2篇)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案 篇1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2、过程与方法:阅读观察再造场景 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分析理解概念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时间、地点及主力?
2、 五四运动的领导人?
3、 五四运动的口号、初步结果、意义? 4、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标志?
5、 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诞生的意义?
(二)、问题探究
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3、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间有何联系?什么是五四精神?
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 系统总结:
立志培养爱国情操 教学设计(通用2篇)
立志培养爱国情操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爱国情操筑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爱国情操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知道培养爱国情操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举实例、针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爱国情操的精神力量,掌握培养爱国情操的途径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立志培养爱国情操,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
培养爱国情操的方法、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爱国情操的意义。
教学方法
活动法、事例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
计算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爱国情操主要表现是什么?
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解了爱国情操是一种世界性的情感,爱国情操的主要表现是第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第二,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望。第三,对祖国繁荣昌盛抱有坚定信念。第四,对祖国的尊严要时刻捍卫。当我们具有了强烈的爱国情操,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进步有哪些积极作用呢?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这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第三框 立志培养爱国情操(板书)
(一)爱国情操的作用(板书)
1.爱国情操使人的精神高尚(板书)
图片对比:
(1)中国足球出线、申奥成功人们狂欢的场面
(2)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后人们的反映
学生活动:讨论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反映?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精选2篇)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篇1
《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一历史17课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班会教案范文(精选5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班会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动目的:
学生自主寻找爱国主义的含义,结合新时期中学生的时代特点与国外的爱国的不同理解,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让学生懂得爱国与责任的关系,学会理性爱国;同时坚定他们为振兴中华而认真学习,努力奋斗的信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一、活动时间:待定
二、活动地点:待定
三、活动方式:
教师引导、由学生主持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形式
四、活动准备:
(一)找相关的有关爱国的视频(国外与国内对爱国的理解与看法)
(二)学生提前准备好国内外有关爱国主题的名人名言。
如: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与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4、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肯尼迪)
5、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五、活动过程:
(一)由男女各一名学生主持人主持班会的开展,宣布班会开始。
(二)由学生个人发言说出有关国内外爱国主题的名人名言
(三)在学生说完各自找到的爱国的名人名言之后,主持人引导学生观看国内与国外有关爱国的视频(如20__年国庆期间的专访“爱国,让你想到什么?”与纽约的“什么是爱国)
(四)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主持人提出问题“看完国内、国外别人心中的爱国主义,那你们眼中什么又是爱国主义,爱国让你又想到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言。
2023爱国主义教案(精选7篇)
2023爱国主义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享受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
2.发展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感受力。
3.初步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mp3、视频课件、“全家福”照片、图片。
2.知识准备:知道自己家里有几口人,有幸福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
难点: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互动:“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几位爸爸妈妈来参加我们的音乐活动,我们一起向他们问好:‘爸爸妈妈好!’”
2.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幼儿自由欣赏“全家福的照片”摄影展,激发幼儿热爱自己家庭的情感。
(1)教师:“小朋友,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家,今天我们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全家福照片展,想不想看?好,我们一起欣赏,看看照片上有谁?他们的表情怎样的”?
(2)出示一张大照片:你们看这是谁的全家福?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一家好不好?
教师总结:这些照片都是幸福的家庭,瞧!他们的脸上笑咪咪的,充满了喜悦,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你们生活的幸福吗?(教师演示动作)爱就像一个大大的房子,包围着我们,来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个表达爱的动作:让爱住我家!
(二)展开
1.完整欣赏歌曲旋律。
(1)过渡语:幸福的家庭里每天都会发生着一些幸福的事情,让我们轻轻的坐下,静静的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想象着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情。(放音乐)
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通用13篇)
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4
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
作者:齐治平
陆游(1125-12XX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