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赤壁怀古


        生(齐):在想到周瑜之后。
    师:把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生(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师:旧体诗词由于受格律的限制,往往出现“词序倒置”和“词语省略”的情况。这句话应怎么说?
    生26:“故国神游”就是“神游故国”的倒装句,“多情应笑我”就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句,谁笑他?省略了主语“人们”。
    师:作者怀古之后,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情怀。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呢?
    生27:他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被贬,已经47岁了,周瑜年仅24岁就开始为吴将,相比之下,他感到自己报国无门,很失意。
    师:说得很有理。作者壮志未酬,早生华发;而周瑜年轻有为,战功显赫,名垂千古。周瑜的年轻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28:从“小乔初嫁了”这一句看出来的,“初”是“刚刚”的意思。
    师:这里是写小乔还是写周瑜呢?
    生(齐):写周瑜,写他的年轻有为。
    师:小乔是江南美女,这里用美人为英雄作渲染,这种写法在词学上叫“刷色”。
    (显示多媒体画面b13,画面上出现“刷色”两个红色大字。)
    师:所谓“刷色”,就是增加某种气氛。具体到这一句就是增加浪漫气氛。周瑜是在汉献帝建安三十年和小乔结婚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他们已结婚十年之久,博学的作者不会不知。所以不要把“初嫁”看死,这里是为了突出周瑜的少年英俊,风度潇洒,举止不凡。小乔在这里是顺便借用一下。作者重点不是写美人,而是写豪杰。作者是不是一直沉浸在感伤之中而无法解脱,像李清照那样“怎一个愁字了得”呢?
    生29:作者解脱了,他说:“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说明他没有继续感伤下去。
    师:作者在短暂的感伤之后,接着想,人生如梦,何必让种种闲愁萦烦我呢?还是洒酒酬月,把感情寄托在大自然之中吧,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之后的自我解脱,是一种旷达。在这首词中,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苏轼深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渴望建功立业,但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便陷入了低沉感伤之中。这时,佛道思想又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使他能够在困境中自解自慰,随缘自适,旷达超脱而又不至于颓丧沉沦。可以说,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之所以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儒、道、佛三种思想在苏轼心中的深刻影响。
    苏轼如此,李白如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学家也都有这样的文化心理品质。
    (显示多媒体画面b14:有关的背景资料。)
    师:现在,我们全体朗诵这首词。
    生:(全体有感情地朗诵)
        师:同学们,苏轼一生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许多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他能把如此深厚的人生意味和历史意味投注给黄州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会产生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时期呢?生30:我想从苏轼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说起。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