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 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 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认识。

2.演讲词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感悟体会重点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讨论与拓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公开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导入语:

在XX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千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缅怀一位伟人。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约25万人的游行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说。金博士慷慨陈词,演说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补充一些图片,加深印象。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

三、原音重现:金博士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讲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我们先欣赏原音重现,对照课后练习英文片段听演讲录音,体会演讲的语调、激情。(播放录音)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领会感情,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分组读有关段落,并思考讨论问题:

①“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试概括。(即消除种族歧视,争取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民主、平等、自由)

作者说“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美国的梦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

③马丁•路德•金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文中一些语句体现了他的主张,试找出并体会。

小结: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但即使在这一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的集会上,金博士仍然以他惯有的理性和基督之爱向人群宣讲。(7段)这就是一个“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来,“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归纳

演讲词的特点:

板书:说服力、感染力

内容: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

结构;议论文,逻辑性

语言:口语化、得体

艺术:修辞(排比、比喻、呼告、反复)

五、重点句段赏析:(结合课后练习)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