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24-02-02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

  1、教师模仿动作让学生猜。

  3、教师带着年夜家一起做动作(播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的歌曲音乐旋律) 二、感想感染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2、用口技模仿节奏。(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

  1、导言:同学们你们听!创编的真棒,现在请年夜家观看(课件,使学心理解歌词年夜意。)

  3、学生哼唱旋律

  四、画一画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上的小蜡笔,画一画我们祖国的美好江山。 (分组讨论,每一组画一张,边唱边画最后展示。 五、课堂小结 第三、四课时 “叫我唱歌我唱歌” 传授教养目标 1、学唱南京六合平易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想感染歌曲的地方色彩,表达“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2、学做音乐游戏: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随意任性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 3、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 传授教养重点 用“田间劳动”的进程,感想感染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传授教养难点 创意采用“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传授教养进程 一、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鸡: 叽叽叽. 用木鱼敲击节奏。 鸟: 吱吱. × × 用鼓敲击节奏。 喜鹊: 喳喳. 三角铁敲击节奏。 蜜蜂: 嗡嗡嗡嗡. 沙槌敲击节奏。 ∣| ×| × | × |×?0| 幸福的 生涯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 二、导入课题。 1、请同学们观赏“隔上段”(让同学感想感染音乐情绪及劳动情景。)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想感染?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活泼、有地。他们在干什么? 2、现在老师为年夜家演唱一首我们南京六合平易近歌,也是田间劳动进程的歌曲。(范唱) 3、我们跟着音乐来感想感染一下。 4、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按节奏凑词:轻轻声模唱歌词。先唱歌词,辨认歌曲中重复变化。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想感染歌曲劳动的心情。 6、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三、学生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集体创编插秧、抛秧、收割等动作。 四、音乐游戏 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随意任性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 五、竖笛练习 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 六、课堂小结 经由进程歌曲学习,发扬了爱劳动的好品质,体验了平易近歌的特点。 第四单元 《采山谣》 三课时 传授教养总目标 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想感染秋天算夜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观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公平易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平易近族音乐的兴趣。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创编画面,创作游戏,考试考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传授教养思路 本单元用“歌谣”串 联一些平易近歌、平易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想感染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涯,热爱年夜自然、喜欢平易近族音乐;用感想感染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 学习的氛围。 传授教养内容 唱:《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 动:音乐游戏“夸秋天” 传授教养重点 选择情绪的方法处理歌曲 传授教养难点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 传授教养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想感染到秋天的美丽。 2、在聆听中感想感染、生涯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 传授教养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 2、考试考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传授教养进程 一、感想感染音乐激发兴趣 1、导语 (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师:谁能告诉年夜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经由进程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想感染)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想感染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飞舞的情景) 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它? 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涯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你们能不克不及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 6、教师范唱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 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 5 3 · ”“3 2 ·”跳进“ 3- 5”“1-5 ”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 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 5、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 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各组申报请示,相互评价 3、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年夜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秋天红艳艳》 传授教养目标: 1、学生能年夜胆、自年夜地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从中表现出愉快心情、唱出美丽的秋天。 2、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3、音乐游戏“夸秋天”

  1、能年夜胆、自年夜地参与创编、表演。

  3、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想感染到秋天的美丽。

  1、同学们,我们用动作和歌声表达出秋天的美《树叶儿飘飘》 2、再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把你们自己准备好的道具带上来,创设情景。把制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二、学习歌曲:

  1、观看课件,使学心理解歌词年夜意。

  3、教师范唱。

  5、轻声唱。

  三、创编、表演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观赏秋色,收获秋天。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四川方言“哟啥、哟喂”、“哥儿啰喂”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自由的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难点:

  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山歌,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歌词的特点。如歌词中的“罗儿、朗朗采光采、朗罗”等衬词。解释衬词的作用:它一般多用于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中,用上衬词,可以抒发人的情绪、协调劳动时的节奏、烘托气氛。刚才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人们在砍柴时唱的山歌。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

  二、新课

  1、初听、发声练习

  2、打开畅言资源,初听《放牛山歌》旋律(伴奏)。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

  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

  师弹琴唱:哥儿罗喂,哥儿罗喂。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半度上行、下行)师:(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这让老师想起一首儿歌:太阳出来照北岩,赶着牛儿上山来,背上背个大背篼,又放牛儿又捡柴。太阳伯伯西山落,牛儿吃得肥又壮,背上背篼挑担柴赶着牛儿回村庄。同学们,其实沈老师念的这首儿歌和我们刚才的律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做《放牛山歌》。师板书:放牛山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2、复听歌曲并认识四川盘子抽生说说歌曲与沈老师念的儿歌有什么区别。(有哟,啥什么的)师课件出示歌词(注:衬词,衬句用红颜色的字标出):这些红颜色的字就是刚上课时老师说的衬词、衬句。师用四川话唱一遍(畅言伴奏)提问:沈老师唱的和刚刚一体机上唱的有什么区别?生:不是普通话。师:说得真好。沈老师唱的是四川话。这是一首四川儿歌。它属于四川民歌中的一种,它的'字句很精练,节奏很短小。这首歌当中有些字音有了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解说村cen、啥sei、哥guo、岩ai这四个字在字音上的变化。师带生读)师:下面沈老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师带生读整首儿歌师:其实四川的民族民间的音乐里更是丰富多彩。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很民族民间的,

  在四川曲艺里经常用到伴奏乐器,(出示四川盘子)这叫四川盘子。我们看一看,用两个指头夹住盘子的底部,小指翘起来。(师演示)

  3师生一起手持盘子,敲打节奏读歌词。(一、二、三、四,太阳出来哟喂)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是左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还是右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左边的同学读前半句,右边的读后半句(左边:太阳出来哟喂,右边:照北哟岩,左边:赶着那个牛儿啥,右边;上山来)

  3、跟琴学唱歌曲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课件出示乐谱:

  (1)跟节奏再念一遍歌词,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这样容易记住歌词。

  (2)跟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歌曲。提出要求:背挺直,脸上带着笑容。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3)教唱一遍,生再齐唱一遍。

  对唱。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师:太阳出来了,山坡上长满了青草,牧童赶着他心爱的牛儿,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啊?(高兴)那同学们得唱出这高兴的心情啊。好,下面请同学们用高兴的心情再对唱一遍。

  三、创编活动同学们,下面老师想把这首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不带伴奏的哦!请你们听一听,我唱的和同学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师唱第一段(山歌风味)抽生说:前面慢,后面快。师:同学们说是不是啊。这首歌曲就是带了那么点儿山歌的味道,

  山歌是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它的节奏很自由,旋律很悠长。又因为山歌是在户外演唱的,所以它的声音特点是很高亢的,很明亮的,只有这样,它的声音才会在山间传得很远。下面,我们就把它改成山歌形式。老师就不伴奏了,看着老师的手。

  师指挥,生唱(前四句即可)一遍。师:下面我呀把同学们分成两部分,假设这是山谷,左右两边都是两座大山。周末了,同学们作业都做完了,太阳出来了,山这边的小伙伴要找山那边的小伙伴一起放牛,怎么办?(喊)怎么喊?(如: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左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那山这边的小伙伴怎么办?(如:哦,来4啰)右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哦,来啰)。师:在山上放完牛,捡好了柴,太阳也要下山了,孩子们是不是该赶着牛儿回家了。那你们说最后一句,孩子们的声音怎样啊?在强弱上有什么变化?(弱一点)那我们试一试。连唱三遍,声音音量越来越小。师:接下来,我们把刚刚喊小伙伴的,加上我们改编过的,加上结尾的一起完整的来一遍。

  师:牧童越来越远了,回家了。今天我们学唱了放牛山歌,并且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同时,咱们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四川风味的山歌韵味儿,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

  四、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放牧里的一首农村题材的歌曲。在教学中,我用《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新课,知道衬词的作用,并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再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农村美,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因为这是一首四川儿歌,所以在教学中,我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有节奏的朗读儿歌歌词,为后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再用民族乐器四川盘子为歌曲伴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师弹奏旋律)。

  4.学生跟唱曲谱

  5.各种方法练习曲谱

  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

  6. 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饲养的香味? 等情境练习。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音乐知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爱唱歌的小杜鹃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音乐知识: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五、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老师你好”为主题。选取了歌曲《老师最理解我》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和玩一玩《献给老师的礼物》三个部分来体现小学生们对老师所建立的深厚情意,通过歌唱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促进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2、在聆听中辨别不同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3、能用充满自信的感情来演唱歌曲,并进行歌舞表演,体验师生同乐的愉悦。教学重难点:

  1、学唱《老师最理解我》;

  2、能用饱满的情绪进行歌唱。

  教学准备:

  磁钟、三角铁、响板、电子琴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你们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板书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二、新课

  1、发音练习:1234567

  doremifasollasi

  2、节奏练习:

  三角铁:×―――11

  碰钟:×-1×-11

  响板:×1×11

  3、学唱歌曲

  ①播放歌曲让学生初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②用自己语言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然后再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③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④跟琴分句演唱歌曲,注意音准把握;

  ⑤学生随琴自由划拍祝唱歌曲,找出难点;

  4、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三、进行歌曲表演

  老师和学生进行对唱的方式演唱,将每句的前半句由老师唱,后半部分跟琴演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唱了《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且进行了歌表演,同学们表现的很棒。愿你们带着对老师的爱,好好学习吧。

  第二课时

  一、解题直接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挑选出来米兰作为歌曲的主题呢?从而板书课题。

  二、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

  1、老师讲解“米兰”有关知识

  2、用课件展示“老师平日工作的情景图”让学生在边欣赏图画中,边聆听歌声,感受歌曲中的情绪。

  3、让学生讨论听了这首歌后表达了什么感情。

  4、听的过程体会四季中我要为老师做点什么?

  5、学生试着跟着音乐的感觉表演或创编。

  三、玩一玩

  1、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歌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2、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填写祝愿老师的歌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听,也玩一些对老师赞美和爱的歌曲,那么你们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呢?下去后想一想。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6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圆圆和弯弯》

  2、表演歌曲《圆圆和弯弯》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圆圆和弯弯》,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曲调优美淳朴,生动地描绘了金秋一派丰收的景象,抒发了农家儿童甜美生活的愉快心情。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圆圆和弯弯》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钟声叮叮当》分声部唱一唱——二声部合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你能说出这几种圆圆和弯名称吗?下面这首歌曲你听听讲了几种圆圆和弯弯的名称?还讲了些什么?

  2、揭题、范唱,听录音、学生讨论

  3复听录音,说说歌曲情绪(听后学生谈感受)

  4、引导用动作表演歌曲:放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5、学唱歌谱

  1)听记曲调比赛,看谁听得最快,最准确(教师弹奏一句,学生唱后试着记。教师弹奏指名学生试唱)

  2)视唱歌谱

  3)用竖笛吹一吹)

  6、学唱歌曲:放录音轻唱——重点练唱:切分音和一字两音、连线、休止处——唱——处理:唱出丰收的喜悦。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学生分小组试敲——合着音乐敲一敲——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8、分组用打击乐和竖笛伴奏、即兴表演——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9、编创与活动(如时间够的话进行)

  分组编创歌词——挑选好的编成几段歌词表演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7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船歌》

  2、复习歌曲《原谅我》

  3、创编与活动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船歌》,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良好习惯,感受作品中轻松、欢快的气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创编。

  3、通过乐器演奏歌曲《船歌》为表演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试敲,讨论每样乐器用了什么节奏进行伴奏)

  3、幻灯出示节奏谱,逐条边唱边徒手拍(加上乐器敲一敲,三条合起来(方法同上))

  4、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节奏 :2/4 Ⅹ Ⅹ∣Ⅹ Ⅹ∣Ⅹ ―∣Ⅹ ―‖

  用“3 5 6”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1)听听老师的歌怎样?(教师示范)

  2)学生同座试编

  3)学生展示

  4)师生评价

  四、聆听《船歌》

  1、导入:(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放录音,学生聆听

  2、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幻灯出示歌词,复听全曲。(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学生交流——答案

  4、全曲(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5、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6、师: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3、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doremi》,识记doremi三个音;欣赏《哆来咪》。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re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re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欣赏《哆来咪》

  三、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四、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健康歌》,并随歌曲进行律动表演。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学会一段歌词。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的第一段歌词。

  3、能随歌曲《健康歌》,的音乐即兴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歌曲《健康歌》的 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唱了些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1)教师范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2)指导学习歌词

  教师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

  (3)学生跟着歌曲录音清唱两遍。

  (4)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表演

  3、用自己身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放《小小足球赛》的录音,学生朗诵歌词,跟着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

  5、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6、教学反思:学生能感受歌曲中的跳跃的律动,能跟随歌声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跳绳》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的:

  1、能听辨出乐曲《溜冰圆舞曲》中各段音乐的情绪变化,听辨出《跳绳》中三个乐段ABC的结构。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

  3、能随着《溜冰圆舞曲》的录音模仿溜冰的动作。

  4、知道一些有关足球的.趣闻。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议论有关溜冰的话题,引入新课,欣赏《溜冰圆舞曲》。

  (通过欣赏这首曲子你看到了什么?)

  2、这首曲子中重复的乐曲是那一段(讲授这首乐曲的主题)

  3、随教师唱这一主题的乐谱。

  4、再次聆听《溜冰圆舞曲》全曲,注意上述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5、介绍丁善德及其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欣赏《跳绳》。在听赏过程中,教师作微小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例如:在第一、第三乐段时可做挥绳动作。第二乐段可做跳跃动作和轻盈的舞蹈动作。

  6、引导学生听出第三段与第一段是相同的,再在课本中第三部分的空格中填上绿色。

  7、继续学习《小小足球赛》的二段歌词。

  8、师生共同讨论有关足球的趣闻。

  9、分组讨论如何表演这首歌曲。

  10、上台展示。

  11、教学反思:在欣赏音乐时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在模仿溜冰动作时有创造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性音乐活动“趣味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听辨《溜冰圆舞曲》《跳绳》《拔河》

  2、能初步认准音准1-2、1-3、1-5、1-61-i

  3、学会跳绳儿歌的歌谱并唱会歌曲。

  4、在诸项表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开始本课教学。

  2、师生共同讲述一些有关运动会的趣闻。

  3、找两三组同学表演《小小足球赛》。

  4、在欢悦的音乐声中表演踢毽子动作。

  5、学习跳绳儿歌的歌谱和歌词,再随着歌声表演跳绳动作(分组进行,两人抡长绳,其他同学轮流跳绳),途中可即兴的改动某些歌词,如“小熊小熊你点点头”等。

  6、随《溜冰圆舞曲》的音乐表演溜冰动作。

  7、听音乐《两个小乒乓球运动员》,再进行“我们来打乒乓球”的即兴演唱的练习。

  8、随着优美的音乐表演韵律操动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小足球赛》《健康歌》

  2、创编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歌曲的学习与聆听,让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年代,我们少年儿童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节奏的创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大胆地创造,使其更加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学生听琴完整地演唱本课两首歌曲一遍。

  2、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演唱,进行简单的评价,说一说哪些地方唱得好,哪些地方唱得不好,并说出原因。

  3、分小组进行讨论,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两首歌曲的感受及理解。

  三、为乐伴奏:

  1、学生分别拿出自己制的小乐器,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歌曲伴奏。

  2、每小组选出优秀的演奏者在全体同学面前为大家作表演,上全体同学为这些演奏的同学作评价。

  四、游戏

  五、教学反思: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表演。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0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田野里生活着哪些“农作物的小卫士”吗?(生答)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因为有这些小卫士,所以庄稼才能生长得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小卫士吧。板书课题:花蛤蟆

  (二)新课教学设计

  1、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

  3、第三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和着节拍打节奏。

  4、教师按节奏教学生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

  5、教师用手风琴带学生学唱歌曲《花蛤蟆》。

  6、学生随琴学习歌曲《花蛤蟆》。

  7、学生齐唱歌曲《花蛤蟆》。

  8、教师指导学生唱好歌曲《花蛤蟆》。

  引导学生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师生互动设计

  学习前倚音:

  1、教师采用听辨的方式让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前倚音。

  2、学生体验前倚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即前倚音使花蛤蟆的叫声及蹦跳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要求:倚音要唱得自然,不能生硬。

  3、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倚音,看看谁唱得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表演;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花蛤蟆动作和神情的练习。

  (2)、学生进行动作表演(要求表现出花蛤蟆蹦跳的神情和比较准确的节奏感)

  2、歌曲接龙

  (1)学生之间进行接唱练习。

  (2)学生唱会唱或感兴趣的旋律。

  (五)随堂练习设计

  1、音乐小知识

  学习本课接触的音乐知识:|

  小节:| |

  小节线:|

  终止线:||

  (1)请学生讲述小节线与终止线的区别,并做练习。

  (2)请学生数一数《花蛤蟆》这首歌有多少小节。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咱们和“庄稼小卫士”一起进行了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棒,因为我们和小卫士们是好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1、 回家把歌曲唱给父母听或好朋友听。

  2、可以听一些有关动物的歌曲,丰富音乐知识。

  九、板书设计:

  花蛤蟆

  小 节:小节线:|

  终止线:||

  十、教后反思:

  《妈妈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2.在聆听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难点:

  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听辨音的高低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音乐的作用,体会人类对动物的爱。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2.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师:《蓝色的多瑙河》是世界著名的圆舞曲,非常优美、优雅。不仅人欣赏它,白鲸也欣赏它。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遍。

  2.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了。每只鲸鱼宝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词,一起和这些鲸鱼宝宝交上朋友吧!

  3.指导易写错的生字。(慌、区)

  三、感知课文

  (一)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1.读第2、3自然段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白鲸不仅聪明,还是一群贪吃贪玩的小调皮呢。不信,打开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读,渲染快乐的氛围

  师:瞧,它们多快活啊!我发现咱们班也有几只快活的鲸鱼宝宝。

  3.指名读2、3段

  师:真羡慕他们啊!你们也想当快乐的小白鲸吗?

  赶快加入吧!

  4.师:白鲸们真是太逍遥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板书:追鱼)

  你看见这群贪吃贪玩忘记回家的白鲸,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二)体会白鲸遇险后的“绝望”

  1.可惜白鲸听不到大家的忠告,他们遇到了危险。(板书:遇险)

  这是怎样的危险呢?(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2.哪些词语说明寒流来的快?(抓住“突然”“转眼”等重点词语理解)

  3.这时白鲸的心情怎样?找出表现白鲸心情的两个词语。(着慌,绝望)

  什么意思?为什么着慌?为什么绝望?

  4.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气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又冷又饿,困死在楚科奇海)

  5.如果你是白鲸,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后悔当初太贪玩,贪吃,没有想后果)后悔也晚了,他们绝望地叫起来!你听到他们在叫什么了吗?(救命啊!)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谁能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中,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过渡:现在你就是这群被困白鲸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拯救白鲸,体会“奇迹”

  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营救现场吧!

  1.默读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表。

  白鲸得救的经过:

  第一次营救:猎人发现白鲸后 ____,人们________,还_____.可是_____,人们没有办法,只好__。

  第二次营救:________开来了,开出了_________.可是_______。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_______,白鲸终于得救了。”

  2.全班交流

  ⑴一共有几次营救?

  ⑵学习第一次营救,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猎人发现白鲸后马上报信,人们纷纷赶来凿冰抢救,还带来好吃的。”

  ⑴“纷纷”什么意思?(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⑵“纷纷赶来”是怎样赶来?

  ⑶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有这么多人赶来,说明人们对白鲸怎么样?

  ⑷请你找找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你感受到人们对白鲸的关爱?

  ⑸小结:看来,人们对白鲸的关爱真是无处不在啊!

  3.完成填空:可是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求援助。

  小结:第一次营救失败了。但是人们没有放弃。

  4.完成填空: 直升飞机和破冰船开来了,开出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可是白鲸一动不动,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放古典乐曲吸引白鲸游出冰区,白鲸终于得救了。

  小结:白鲸终于得救了,第二次营救成功了(板书:得救)

  5.孩子们,听,优雅的古典乐曲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音乐声中再来读读5、6自然段吧!(配乐齐读)

  6.学完了课文我们不禁感叹,白鲸的营救过程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四、深化拓展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群可爱白鲸中的一个,你会对营救你的这些人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参加营救白鲸的人,看到白鲸在蔚蓝的大海上越游越远,你最想说什么?

  五、结语:有了这些充满爱心的人,白鲸得救了,有了这些可爱的白鲸,大海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在这样的真心真爱的连接下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

  六、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猎人:马上报信

  人们:纷纷赶来

  政府:直升机和破冰船

  追鱼——遇险——得救

  【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分。

  成功的地方是:

  1.字词的教学。本节课,我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教学。课上既有集中检查识字情况,又有在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品味词语的意思。

  2.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

  3.重视以读为本。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从能读到会读,再到有感情地读,读出了层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足:我觉得还有些地方落实得很不够深入:

  1、让学生自己读了书以后,对于读懂了什么,应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抽学生汇报,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有帮助,可这节课我没能很好地体现;在引导学生自渎、感悟、体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书,应该注重读---评---再读,可我没能很好地把握好时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完课文后,本来打算配上音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可由于自己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练,浪费了时间,就没有实现这一环节。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唱歌《快乐宝贝》,并进行律动表演;活动:你唱歌我来和。

  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

  复习音符doremi

  二、唱歌《快乐宝贝》,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快乐宝贝》

  1.教师讲解《快乐宝贝》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快乐宝贝》片特点,

  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活动:

  你唱歌我来和。

  六、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3

  (1)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模拟“大钟”和“小钟”的声音来掌握二声部音高。

  3、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和谐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大钟”和“小钟”的声音[…s

  教学难点:

  和谐准确的演唱二声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弓I入课题

  师:很高兴今天能与三年(2)班的同学们认识,老师现在要让你们猜一猜,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钟声)

  1、课件播放钟声(当)

  师:今天老师带了各种各样的钟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课件出示钟声图片及播放各种钟声。

  师:谁能来唱唱你听到的钟声呢?

  提问:①师:你能模拟钟摆的.声音吗?谁能来模仿一下。“当”

  ②生活中我们听到的钟声是长音还是短音?

  你还能用什么声音来模仿钟声“叮”

  ③请同学仔细听老师的琴声,用老师给的音高来模仿钟声(1和5)

  ④是不是所有的钟声发出的声音音高都是相同的吗?从音的高低来考虑,是大钟的声音低还是小钟的声音低?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酒窝》

  2、表演歌曲《小酒窝》

  3、欣赏乐曲《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酒窝》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2、听录音(学生交流,可动可唱)

  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随音乐拍手感觉)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1)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用LU哼唱:重点: 3 1 0 6│3 0 │5 3 0 5 │6 0│

  5、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左边 0 一│个 0 │右边 0 一 │个 0 │读准八分休止处)

  6、 录音,轻声跟唱。

  7、教师范唱(学生边轻声随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9、 轻声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 分组排练表演唱。

  11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 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感觉象即可)幻灯出示歌词

  3、 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 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 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6、 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也可用竖笛参与演奏。

  7、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