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快乐的do re mi》教学设计

2023-07-31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快乐的do re mi》教学设计 篇1

  《快乐的do re mi》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并体会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3.正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切分节奏。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用欢快、轻巧的声音演唱。

  2.认识do re mi唱名。

  教材分析

  《快乐的do re mi》是一首欢快活泼、极富儿童情趣的歌曲。2/4拍,1=G,六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匀称的节奏使歌曲颇具进行曲的风格。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旋律的大跳、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多次出现使歌曲更加明朗欢快。全曲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前四小节完全相同,后四小节产生变化;第二乐句第五小节的节奏变化在学生演唱时可能会与第一乐句混淆,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解决;第三乐句连续附点节奏增加了乐曲的动感,切分音和跳音的对比使歌曲更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 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新朋友,你们听听他们是谁?

  2. 教师范唱《快乐的do re mi》第一段歌词的前两个乐句。

  3. 学生聆听后回答:do re mi。

  二、学习唱名

  1.认识do re mi唱名。

  (1)老师在黑板上出示do re mi。

  (2)介绍音符的唱名1唱do;2唱re;3唱mi。

  (3)学生跟老师的琴声唱一唱do re mi这三个音。

  2. 听音练习:寻找do re mi。

  (1)老师发给学生三张写着唱名do re mi的卡片。

  (2)老师分别弹奏三个音,学生听后举起相应的卡片。

  3.听音游戏。

  (1)请6名同学,每人发一张写有一个唱名的卡片。

  (2)老师弹琴,学生按照听到的音高,对应手中的卡片找到和自己相同唱名的朋友。

  (3)学生再唱一唱这几个音。

  三、学唱歌曲

  1. 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 欣赏歌曲《快乐的do re mi》动画。

  3. 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 学唱第一段。

  (1)教师播放一遍歌曲第一段,请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欢快的情绪。

  (2)学生听后回答:歌曲的最后一乐句最能表现欢快的情绪。

  (3)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节奏跳跃,运用了附点八分、切分节奏。歌词中用了衬词。

  (4)学生按照节奏轻声读第一段最后一乐句歌词。

  (5)学生跟琴演唱。(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教学要求:教师可先范读,对复杂的节奏型(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给予引导;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6)老师和学生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老师演唱歌曲第一、二乐句,学生演唱第三乐句。)

  教学要求:学生在唱第三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跳跃。

  (7)老师弹琴,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老师听后加以指导。

  5. 学习演唱歌曲第三段。

  (1)播放歌曲第三段,学生听歌曲录音。

  (2)学生跟琴直接演唱。

  6. 学习演唱歌曲第二段。

  (1)老师范唱《快乐的do re mi》第二段谱例,学生听歌曲的内容唱的是“妈妈的摇篮曲”。

  (2)师:用什么样的速度表现摇篮曲呢?力度应该怎样?

  生:回答。

  (3)教师播放《快乐的do re mi》第二段伴奏音频,学生用歌声表现第二段。(速度慢、力度较弱、声音应是很柔美的。)

  7. 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8.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分小组唱等)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不要让学生的错误重复发生多次以后才纠正,否则会事倍功半。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用三种不同的情绪来表现了歌曲,大家唱得非常好。最后我们再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快乐的do re mi》教学设计 篇2

  教案

  学唱《快乐的doremi》

  识记doremi三个音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波的情绪。

  认识和演唱唱名doremi。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doremi三个音。

  切分音和跳音的演唱。

  教具准备:

  卡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 师生相互问好、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新朋友看看谁能最先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出示三座小房子doremi ,这可不是普通的房子。你们听听,它们都是有音高的。

  师弹奏生模唱。

  师:你们知道吗?小音符还有专用的手势来表示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练一练(柯尔文手势)。

  游戏:好朋友

  师变换顺序弹奏1---2---3---生边做手势边模唱。

  师:我请大家听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歌曲是怎么演唱doremi的?

  师播放录音范唱。

  二、学习歌曲

  1、再听歌曲在0处用手势动作代替(例:拍手或食指放唇边)

  2、师范唱生唱doremi.

  3、歌曲的情绪?你可别小看doremi,在春天里,它们变成了……小鸟的歌怎样的?师生同唱小鸟的歌(师一遍生一遍)

  师:再睡梦里,它们又变成……摇篮曲应该怎么唱呢?

  师弹奏生演唱。

  师:在节日里,它们变成了……。让我们一起来唱快乐的歌曲。

  4、师生合作演唱第一遍师领唱生唱doremi和衬词。

  第二遍,重点指导切分音和跳音乐句。

  第三遍,随伴奏演唱全曲。

  三、演唱歌曲

  1、分组竞赛演唱。

  2、领唱与齐唱。

  3、个人表演唱等形式。

  四、小结

  Doremi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请你把这首歌曲唱给你最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的doremi》。

  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这节课是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三课新歌教学课——《DoReMi》的第一课时。依据新课标的理念从6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说教材

  该剧通过描写一个生性活泼、不安心当修女的姑娘玛丽亚,应聘到一个海军上校家里当一名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这是一节新歌教学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给她们的无穷乐趣。本课通过英文版的《DoReMi》引出中文版的《DoReMi》,让学生知道美妙的音乐能把音符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同时音符也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学唱中文版歌曲《DoReMi》;表演唱中文版歌曲《DoReMi》。

  二、说教法

  伟大的音乐家柏辽兹曾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基于这一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七个音符能构成美妙音乐的乐趣。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还采用了游戏法,即通过小组创编动作、利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歌曲的表演,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加入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会创作的快乐。

  三、说学法

  现在的课堂都在提倡“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特别是音乐课更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主动发挥。即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的情绪——自主地描述影片的故事——积极地根据手势演唱出歌曲中的力度、换气记号和演唱音色——主动地配上手势音阶和肢体语言来表演歌曲并即兴发挥。

  四、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2.情感目标:

  ⑴通过七个音乐字母的学习,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⑵通过中文版《DoReMi》的学习,学生能用手势音阶和肢体语言来表演歌曲内容。

  3.能力发展目标:用听唱、教唱等方式学习中英文版《DoReMi》,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显著提高。

  五、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表演中文版歌曲《DoReMi》,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通过用手势音阶和肢体语言表演中文版歌曲《DoReMi》,让学生体会美妙音乐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教授时通过手势音阶和肢体语言的带动,学生的表演情绪自然得到了升华。

  2.难点:演唱英文版歌曲《DoReMi》,

  教授时主要采用听唱、教唱、集体唱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感悟,再通过小组的通力合作、展示等环节,这一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六、说教学过程

  首先是“组织教学”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倾听《doremi》的伴奏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这样的引入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有趣。之后进入第二环节“教授新歌”:1.通过欣赏《DOREMi》的影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2.了解电影。任何一首歌曲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通过文字简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歌曲的学习,升华表演的情绪。然后通过聆听歌曲《DOREMI》,师范唱,生听唱,师指导唱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继续领略音乐的魅力。7.音乐游戏。不仅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跟琴演唱,还让学生根据伴奏完成歌曲接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8.拓展开发。通过了解柯尔文手势,电影的背景资料和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的欣赏,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二环节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手势音阶和肢体语言来表演歌曲《DoReMi》,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难点。最后小结,简单地总结了同学们的表演让所有人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七个音乐字母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最后在美妙的音乐中结束了这节课!

  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生已进入中年级,在前两年对音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感性的经验逐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歌唱和欣赏歌曲、音乐创编活动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编能力。知道doremi三个音是不难的,难的是要唱准它、辨认它、运用它。在课本中我通过录音范唱教唱等方法,让同学们学会歌曲,因为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在音乐学习上的兴趣都在大声演唱歌曲上,所以我先利用同学们这个优势学会歌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用doremi三个音做简单的小游戏,并利用这三个音创编的几条简单的小旋律和同学们一起唱,并鼓励他们也创编简单的旋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真正认识doremi。

  从这节课中我意识到在课堂上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努力做到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东西要把它发扬大,吸引力少的东西要尽量把它做得让学生容易接受。如本课中利用doremi做游戏学生感觉有趣、放松,在以后的课中要多设计轻松的环节。多提供尝试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