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件

2024-01-01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音乐盒、沙锤、铃鼓

  2、头饰(小动物、大树、河流、石头)

  3、小仙女(助教老师),老狼(助教老师)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有一天,小动物在森林里玩的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就在这时,小动物们遇上了可怕的老狼,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都非常着急。幸好,有个好心的小仙女出现了。她用爱心的音乐盒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2、认识“小仙女”和“老狼”

  分别出现“小仙女”和“老狼”两个角色让幼儿认识。

  3、角色扮演

  让幼儿自选角色,并带上头饰。教师边讲故事,幼儿边表演。

  (1)“现在这就是大森林了,让我们尽情的和朋友们玩吧!”

  (2)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当看到老狼出现的时候,“小动物们”就将自己的头饰向下拉,遮住眼睛。

  (3)小仙女来帮助大家了。小动物们跟随“小仙女”音乐盒里的音乐,慢慢地向前走。幼儿听辨声音的来源,跟随“小仙女”前进,寻找安全的出路。

  (4)音乐停止,幼儿摘下头饰,高兴的欢呼,一起说:“谢谢小仙女!”

  (5)游戏重复几次后,可请一幼儿拿一种乐器学扮小仙女。请小动物们分成两组,一组跟随音乐盒的音乐走,另一组跟随乐器的声音走,加深难度。

  4、幼儿同小仙女制服了老狼,快乐的在森林里玩。

  活动反思:

  在《小仙女的音乐盒》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游戏方式,因为我班孩子人数太多,因此我设计了多个角色,如大树、小动物、河流、小石头,孩子们在活动时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喜欢动的孩子和喜欢静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释放,参与到其中。

  通过这次感官训练,我发现游戏化、情景化的表演确实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喜欢演绎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声像。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按照游戏规则参与进来,并能够较准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高低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根据幼儿情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与伴奏,并努力争取与他人的歌声、伴奏一致。激发幼儿对唱歌的兴趣。

  2、教幼儿学习自编歌词,启发幼儿根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1、一棵苹果树图片,图片苹果若干。

  2、苹果一个(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香蕉、鸭梨等实物各一个。

  过程分析

  1、学新歌。

  (1)教师出示玩具苹果一个,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苹果树图片,让幼儿作采摘苹果状。然后,再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倾听老师哼唱歌曲。

  (3)请幼儿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歌唱。

  2、感受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拍手。

  (2)引导幼儿边唱边拍身体的有关部位。

  3、创编新歌词和表演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见到过的其他水果和蔬菜,讨论其名称、颜色、形状及其他有关特征。

  (2)教师引导和帮助幼儿根据新说出的水果编成歌词唱出来。

  效果分析

  1、歌曲内容浅显易懂,老师出示苹果后,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

  2、老师出示苹果树边做摘苹果的动作,边说歌词,有的幼儿就跟着学起了摘苹果的动作,有的幼儿跟着说起了歌词。

  3、多数幼儿能跟着老师学习歌曲,并能做相应的动作。

  4、创编新歌有一定的难度,但当老师出示相应水果后,幼儿还是能够跟着按出示的水果唱歌。

  5、此活动还须在平时多加练习。内容还可以加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