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唱歌曲《讲卫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节奏。
2、初步学会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通过歌曲知道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歌曲《讲卫生》;小兔生病图片一张;太阳,洗手,刷牙图片各一张。
2、经验准备:幼儿对爱干净讲卫生有初步的认知。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刷牙歌》进入教室。
2、发声练习:1—3
3、教师出示小兔生病的图片:小朋友们,图片上的小兔怎么了呀?(生病了。)哦,它生病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生病吗?那现在老师打电话问问兔妈妈。喂,你好,兔妈妈,小兔怎么了?哦,肚子疼呀!原来小兔去外面玩,弄得脏兮兮的,回家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把细菌吃到肚子里面所以就肚子疼了,哦,小兔是因为不讲卫生才生病的。看见生病的小兔,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呢?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叫做《讲卫生》,我们把它学会了唱给小兔听,提醒它要讲卫生,那样以后她就不会生病了,好吗?
(二)初步欣赏歌曲,幼儿倾听。
教师播放歌曲《讲卫生》:歌曲好听吗?名字是什么?
(三)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你们听到了什么?(重点:起得早,手脸洗干净,刷牙忘不掉。)
2、教师范唱第二段:你们又听到了什么?(重点:饭前洗洗手,饭后不乱跳。)
(四)根据歌曲节奏打拍子,用“啦”字哼唱。
1、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并学会用手打拍子。
2、幼儿用“啦”字跟老师一起哼歌曲。
(五)完整播放歌曲,幼儿歌唱
1、幼儿轻声跟老师唱1—2遍,注意唱准休止符。
2、幼儿随音乐集体唱1—2遍。
(六)幼儿演唱歌曲,进行歌曲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集体,分组,个人的形式进行演唱。
2、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七)结束活动:
1、小朋友都太厉害了,都学会了歌曲!现在我们把这首歌曲大声的唱给生病的小兔听好吗?
2、你们的歌声太动听了,小兔也听到了,她说她以后一定会讲卫生,爱干净,那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像歌曲里面说的那样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宝宝哟!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洗洗我们的小手好吗?
四、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讲卫生》歌表演活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
2、爱唱歌曲《讲卫生》。
活动准备:
幼儿的椅子摆放成半圆形、钢琴、录音机、磁带
重点难点:
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唱出来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播放欢快的曲子,老师带领幼儿学习小鸟,一个跟着一个飞进教室。
2、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A、老师与幼儿一起按ΧΧΧΧ拍手,注意节奏的稳定然后老师朗诵歌词。
B、幼儿和老师一起说歌词,速度可稍慢,但要均匀,避免忽快忽慢。
C、与幼儿一起回忆歌词,“怎么样才能让身体长得好?”
3、学唱歌曲。
A、老师弹唱两遍歌曲,幼儿倾听。
B、幼儿尝试和老师一起演唱。
C、幼儿分组或者个别进行演唱,老师给予鼓励。
4、师幼一起复习《好娃娃》,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3
活动前言:
每次吃饭之前我都会先洗手,妈妈说过,在外面玩了一天,手上都占满了病毒小子,如果吃到了肚子里,就很容易生病,平时我最怕打针吃药了,把病毒小子洗掉了,我就不会得病了!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我爱洗澡”音乐及磁带、录音机;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剪好的小红星若干。
活动过程
1、《我爱洗澡》音乐,老师与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1)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肥皂并请幼儿描述。(请幼儿自由发言)
(3)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摩。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幼儿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2、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老师引导幼儿寻找肥皂的小秘密。(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奖励。
3、引导幼儿正确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儿讲卫生。
老师: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你平时是怎么样洗手的?幼儿讲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师:“想想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小手洗的更干净?”(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4、幼儿自由吹泡泡,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各种玩具用清水冲洗干净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辨别行为的对与错。
2、通过观看录象,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幼儿在园吃糖、擦嘴、吃饭时的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狗、小老鼠,你喜欢谁啊?为什么?
二、看图学习儿歌。
1、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先来看小黄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
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3、(出示图二)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学动作“丢”。
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小结:那现在,你更喜欢谁了啊?为什么?
我们要学乖小黄狗,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聊天扩展
除了吃香蕉,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观看录象两段。
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录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我们给他次机会,这儿有张糖纸,他会怎么做?
录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纸该丢哪儿呢?(表扬)
录象三:在吃饭时,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
五、活动延伸:
争做小小卫官员。
附儿歌:
吃香蕉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5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洗脸。
2、丰富词汇:洗脸
活动准备:
1、木偶:小熊、熊妈妈各一个
2、《讲卫生》音乐磁带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吃饭前该做什么?(洗手),吃完饭后应该做什么?(洗澡),对,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个木偶剧,名字叫《小熊洗脸》
2、木偶剧表演《小熊洗脸》。
3、以小熊问幼儿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1)小朋友你们猜猜是谁爬到我的脸上来了?
(2)蚂蚁为什么会爬到小熊的脸上?
(3)要怎样做蚂蚁才不会爬到脸上呢?
4、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保护牙齿。
(1) 小熊检查幼儿的脸,看看哪个幼儿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小熊:现在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2) 小熊:小朋友,你们以后可不能向我学了,要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洗脸的好习惯,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好)我们一起来唱“讲卫生”的歌吧!
5、歌表演《讲卫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防止和减少疾病。
2、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盛有水的两个盆
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讲卫生的要求。
活动过程:
1、设入情景,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提问:
(1)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测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师逐一出示“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等图片让幼儿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宝宝?
小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减少和疾病,身体才健康。
3、操作活动。
(1)出示两盆水,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2)幼儿观察不同两盆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 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幼儿养成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肥皂(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对探索活动产生兴趣,并勇于探索。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布绒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
活动过程:
一、吹泡泡,引发幼儿兴趣。
1、老师吹泡泡,与幼儿一起游戏。
2、老师提问幼儿猜测
“你知道这泡泡是用什么水吹出来的?”
3、出示肥皂释疑。
二、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
1、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察。
师:“这儿有很多肥皂,你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和他们玩一玩,把你的发现和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
3、从肥皂的形状、颜色、气味、触觉等方面小结它的外形特征。
三、了解肥皂的其它特征和用途
1、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探索寻找肥皂的小秘密。
师:“你们在水里玩一玩肥皂和玩具,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2、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布绒玩具变干净……
3、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给予引导、评价
4、引导幼儿说出肥皂的用途。
师:“在玩的时候,你发现肥皂有什么用处呢?”
幼儿自由交流
5、小结肥皂用途:
把脏东西洗千净:洗衣服、洗澡、洗玩具等、除菌、治病(药皂)、游戏(吹泡泡)等。
四、幼儿自由吹泡泡,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唱歌曲《讲卫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节奏。
2、初步学会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通过歌曲知道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歌曲《讲卫生》;小兔生病图片一张;太阳,洗手,刷牙图片各一张。
2、经验准备:幼儿对爱干净讲卫生有初步的认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刷牙歌》进入教室。
2、发声练习:1—3
3、教师出示小兔生病的图片:小朋友们,图片上的小兔怎么了呀?(生病了。)哦,它生病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生病吗?那现在老师打电话问问兔妈妈。喂,你好,兔妈妈,小兔怎么了?哦,肚子疼呀!原来小兔去外面玩,弄得脏兮兮的,回家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把细菌吃到肚子里面所以就肚子疼了,哦,小兔是因为不讲卫生才生病的。看见生病的小兔,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呢?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叫做《讲卫生》,我们把它学会了唱给小兔听,提醒它要讲卫生,那样以后她就不会生病了,好吗?
(二)初步欣赏歌曲,幼儿倾听。
教师播放歌曲《讲卫生》:歌曲好听吗?名字是什么?
(三)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你们听到了什么?(重点:起得早,手脸洗干净,刷牙忘不掉。)
2、教师范唱第二段:你们又听到了什么?(重点:饭前洗洗手,饭后不乱跳。)
(四)根据歌曲节奏打拍子,用“啦”字哼唱。
1、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并学会用手打拍子。
2、幼儿用“啦”字跟老师一起哼歌曲。
(五)完整播放歌曲,幼儿歌唱
1、幼儿轻声跟老师唱1—2遍,注意唱准休止符。
2、幼儿随音乐集体唱1—2遍。
(六)幼儿演唱歌曲,进行歌曲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集体,分组,个人的形式进行演唱。
2、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七)结束活动:
1、小朋友都太厉害了,都学会了歌曲!现在我们把这首歌曲大声的唱给生病的小兔听好吗?
2、你们的歌声太动听了,小兔也听到了,她说她以后一定会讲卫生,爱干净,那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像歌曲里面说的那样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宝宝哟!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洗洗我们的小手好吗?
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讲卫生》歌表演活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用绘画表现生活的乐趣,让幼儿爱上洗澡。
2.能大胆地用简单的图案丰富画面背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
有意识地观察一次自己洗澡的过程。
2.材料准备:
沐浴球、沐浴露、制作的洗澡喷头、洗澡视频、水彩笔、图画纸、泡泡水。
3.艺术环境准备:
布置洗澡的情境。
活动过程:
一、视频体验
观看洗澡的视频,让孩子知道洗澡的部位和顺序,同时感受洗澡的快乐。
二、情景游戏体验
通过洗澡的游戏,让孩子重现洗澡时情景,孩子在游戏中,通过自己洗洗、帮同伴洗洗知道洗澡时会洗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下面的作画环节做铺垫。
三、幼儿作画
教师:老师来闻闻你们身上都好香啊!都洗得干干净净了。
洗澡的游戏做完了,我们来把洗澡时的情景画下来,你会画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用什么用具洗澡、洗澡时的动作、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你们在画洗澡时记得把人画得大一些哦,画在中间位置!(提醒幼儿作画的构图和习惯) 幼儿作画时,教师巡视和观察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指导内容:画面构图,洗澡时的心情,蝌蚪人的完整)
四、幼儿评价
1.幼儿自评,说一说,你觉得自己的画哪里画得最好?
2.幼儿互评:把你的故事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辨别行为的对与错。
2、通过观看录象,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幼儿在园吃糖、擦嘴、吃饭时的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狗、小老鼠,你喜欢谁啊?为什么?
(二)、看图学习儿歌。
1、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先来看小黄狗 ,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
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3、(出示图二)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学动作“丢”。
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小结:那现在,你更喜欢谁了啊?为什么?
我们要学乖小黄狗,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除了吃香蕉,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观看录象两段。
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录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
我们给他次机会,这儿有张糖纸,他会怎么做?
录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纸该丢哪儿呢?(表扬)
录象三:在吃饭时,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
(五)、活动延伸: 争做小小卫官员。
附儿歌:
吃香蕉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设计思路:
每次走过小班,我都能感受到小朋友的点滴进步,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礼貌,养成了很好的常规。很多时候,很多环节,教师会对他们进行卫生教育。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堂讲卫生的教学活动,一定能增进幼儿讲卫生的意识。于是,我想到了设计今天的活动。
手段的利用:在活动中我采用录象教学,是想通过观察幼儿身边的人,发生的身边的事,从而让自己来辨别他人行为的对与错。这环的设计所呈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避免了说教的枯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不仅能说出观察到的对象、行为,而且还能辨别行为的对于错。
方法的呈现:之前我用到了一首小儿歌。这里我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先让幼儿谈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既而又呈现他们吃香蕉的行为表现,再次让幼儿说说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从幼儿的回答中,明显能看出幼儿已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
精彩瞬间:中间一环,让录象中丢糖果纸的幼儿上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幼儿在完成后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朋友的拍手鼓励后,不仅对该小朋友促进很大,而且能让幼儿知道一个道理,知道错了要改正的道理。
遗憾:让小朋友互动交流:你还吃过哪些零食?之后你是怎么做的?但小朋友不能很好的交流,这环节的设计完全可以省略,幼儿已经迫不及待的还和老师说自己的体验了。
幼儿在表达为什么喜欢它(小狗)时,他们的语言表达上就显得较欠缺。
小百科:卫生指个人和集体的生活卫生和生产卫生的总称。一般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卫生措施,包括以除害灭病、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11
教学目标:
1. 知道手上有细菌,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剪指甲。
2. 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教学准备:
显微镜、载玻片 多媒体课件 白板
教学过程:
1. 谈话
你觉得你的手干净吗? 你的手上有东西吗?干净吗?(我们用手写字、画画、拍皮球...手上沾了很多细菌)
2. 播放课件
幼儿观看课件,了解细菌。
3. 观察
请一位手脏幼儿摸一摸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让幼儿轮流观察。
4.讨论:
怎样保护手的清洁? 如何正确洗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12
一、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辨别行为的对与错。
2、通过观看录象,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幼儿在园吃糖、擦嘴、吃饭时的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狗、小老鼠,你喜欢谁啊?为什么?
二、看图学习儿歌。
1、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先来看小黄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
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3、(出示图二)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学动作丢。
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小结:那现在,你更喜欢谁了啊?为什么?
我们要学乖小黄狗,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除了吃香蕉,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观看录象两段。
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录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
我们给他次机会,这儿有张糖纸,他会怎么做?
录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纸该丢哪儿呢?(表扬)
录象三:在吃饭时,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
四、活动延伸:
争做小小卫官员。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13
活动背景:
木偶剧是我国一种流传的民间艺术,它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它用木偶的形式生动而形象地刻划各种人物。托大段幼儿正处在语言(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对色彩鲜艳、有声响、会动的物品感兴趣。新异事物能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洗脸。
2、丰富词汇:洗脸
活动准备:
1、木偶:小熊、熊妈妈各一个
2、《讲卫生》音乐磁带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吃饭前该做什么?(洗手),吃完饭后应该做什么?(洗澡),对,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个木偶剧,名字叫《小熊洗脸》。
2、木偶剧表演《小熊洗脸》。
3、以小熊问幼儿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1)小朋友你们猜猜是谁爬到我的脸上来了?
(2)蚂蚁为什么会爬到小熊的脸上?
(3)要怎样做蚂蚁才不会爬到脸上呢?
4、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保护牙齿。
(1)小熊检查幼儿的脸,看看哪个幼儿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小熊:现在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2)小熊:小朋友,你们以后可不能向我学了,要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洗脸的好习惯,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好)我们一起来唱“讲卫生”的歌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讲卫生》 篇14
一、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辨别行为的对与错。
2、通过观看录象,让幼儿注重平时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灯制作;幼儿在园吃糖、擦嘴、吃饭时的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只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狗、小老鼠,你喜欢谁啊?为什么?
二、看图学习儿歌。
1、看了两只小动物的表现,我们再来说说你更喜欢谁?先来看小黄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丢到哪里去了?
我们把小黄狗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黄狗,吃香蕉。果皮丢进垃圾箱。
3、(出示图二)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认为小老鼠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学动作“丢”。
我们也来编一段儿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丢到地面上。
小结:那现在,你更喜欢谁了啊?为什么?
我们要学乖小黄狗,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除了吃香蕉,我们还吃过好多好吃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观看录象两段。
我们来看看小2班的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录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会把糖纸丢哪儿呢?
我们给他次机会,这儿有张糖纸,他会怎么做?
录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纸该丢哪儿呢?(表扬)
录象三:在吃饭时,我们的宝宝是怎样表现的?
五、活动延伸:争做小小卫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