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2023-09-27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8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er,能区分ei、ie和ui、iu的发音和字形。

  2、能熟练地掌握声母与复韵母相拼的音节。

  3、完成书上的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仪、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我们的语文天地里去见识见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一棵树,它叫智慧树,看哪个小朋友能从上面摘到智慧果子。要找到智慧树,先要闯过四关,孩子们有没有信心?

  二、带领学生闯关

  (一)比一比,记一记。

  1、出示复韵母卡,抽学生读。学生读一张,老师往黑板上贴一张卡片。

  2、请孩子们找一找,哪些复韵母长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齐读复韵母ei、ie和ui、iu。

  4、师总结过渡: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二)画一画,连一连。

  1、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智慧树,我们的智慧娃娃也赶来给大家带路了,由于走地匆忙,他连自己的身上的几个器官都忘带了,请孩子们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带的器官是什么。师在黑板上贴出音节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学生拼一拼音节。

  3、请学生在书上将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头发画上去,并将这些器官和对应的音节用直线连起来。师巡视指导。

  4、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5、与学生一起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帮智慧娃娃带来了他的器官,他为了感谢我们,决定带我们一起闯过第三关。

  (三)读一读。

  1、投影出示第二题的词语。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读一读。

  3、检查认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师总结过渡:恭喜孩子们,顺利闯过第三关,下面进入最后一关。

  (四)把字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投影出示第四题的生字,让学生自由认读。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读,并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音节卡,抽学生拼读,并将音节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书上第四题的练习,老师先示范第一个字的做法。

  5、师巡视指导,在投影上订正答案。

  6、师总结过渡:孩子们真棒!闯过了最后一关,智慧树出来了,孩子们请摘果子吃吧!

  三、游戏: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树,抽学生上台摘果子:把会拼的音节摘下来,教全班孩子读一读。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2

  一、知识与技能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一篇优秀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习作(第一、二课时)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第三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35、壶盖为什么会动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七小节

  2、复习生字注意“英”“定”读准后鼻音强调“为”的笔顺组、祖区分

  3、读词语:英国一位科学家好奇半天祖母一定推动

  4、用“谁是什么”造句

  36、数星星的孩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小节

  2、复习生字区分:祖、组注意“指”“楚”读准巧舌音多音字“斗”组词

  3、比喻句:什么像什么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题、提

  古诗七步诗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38、望梅止渴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渴、喝;朝、潮“精”换部首积累士字旁的字书空“止”

  39、花木兰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战”换部首“常”一字开花

  3、词语搭配: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读词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

  40、责任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书空“必”

  3、读句子: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七、快乐宫7

  1、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

  2、复习查字典

  3、书空:善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4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程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6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

  《两只小狮子》2课时

  《小伙伴》2课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