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教学案例(精选16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教学案例 篇1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需要爱与被爱,需要感动于被感动,感动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情感体验。现在的孩子在蜜罐中泡大,虽然我们的教材中设置了那样处处洋溢着人情味的文章,虽然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不遗余力的口水四溅,可叹的是收效有多大。语文教学需要感动,需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语文的课堂不但需要浓浓的情感氛围,更需要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体验深化感动。

  案例描述

  一、走进文本

  师: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都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关怀和呵护之下,尤其是我们的奶奶,更是对我们疼爱有加。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奶奶的文章。(出示挂图)这又是谁的奶奶?奶奶和孙子在干什么?想知道吗?(生:想)

  生:齐读课题。读这一课题时要注意什么?(第二个“奶”字和“的”都读轻声;“白发”的“发”是多音字,应当读第四声)再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帮你吗?

  生1:奶奶的白发是怎样来的?

  生2:奶奶为什么有白发?

  ……

  二、品词析句

  【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1、请大家自己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小孙子又向奶奶提了个什么问题?

  2、读后引读:这个小孙孙向奶奶提了个问题:奶奶,为什么--

  (1)生回答:我的头发是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

  (2)老师出示课件,两个句子,让学生找找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的,你的头发雪白的呢?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通用16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一)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合集(精选2篇)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合集 篇1

  (一)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挑战也来临了。

  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一开始就担任班主任一年级的班主任,的确是一次重大的挑战。虽然在开学前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面对开学时的一大堆繁杂的琐事,还是使我觉得有些措手不及。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短短一星期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和喜悦。

  作为班主任,一开学就对新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常规的培养。这一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可能我自己觉得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学生可能还没真正记住,或许一时又忘了。所以,我就反复地唠叨,时刻提醒。在副班主任的配合帮助下,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如何排队、收发本子、课前准备做些什么等。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很开心。

  (二)iuü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课堂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变换形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教学iuü内容我多采用了故事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习拼音字母无非是要孩子多读、多记,有些特殊规则如i标上声调要去点,ü遇y要去两点,若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可能只会事倍功半。但小朋友对听故事的兴趣特别浓厚,所以我便把那些讲授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结合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学生上课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得特别快。有时个别学生对知识点回忆不起来时,只要提醒他一下故事大概,他就能记起枯燥的知识点来。

  iuü教学结合故事讲课还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各项知识点的特点把故事连起来,让学生觉得有完整性而且听起来有趣味性。根据i,y,yi的特点,我把故事表达为:小i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她的头上戴着蝴蝶结。当她一戴上声调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遮住了,她头上的点就没有了。星期天,小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游乐场玩。小i的妈妈是大y。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牵着手出门了(yi)。一路上,大家都和他们打招呼。(大y和小i在一起,还是读做i)。游乐场的人可真多,大y妈妈怕小i妹妹走丢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他们靠得可紧了。u,w,wu可以让学生在我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改编。学生兴趣浓厚,而且把很多难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很自然地就传达给了学生。至于ü见y要去两点,我又巧妙地这样表达: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小ü出去玩,怎么办呢?小ü急得大哭起来。大y妈妈看见了,就赶紧来安慰他,大y妈妈答应小ü带他去玩。小ü一听,可开心了,赶紧擦掉了眼泪,和大y妈妈一起出去玩了。(yu)并及时提醒儿歌:小ü见大y,擦掉眼泪笑嘻嘻。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练习卷(精选2篇)

小学一年级练习卷 篇1

  姓名____                 成绩____

  一、     连一连,读一读。

  春风       红  写       树

  柳树       吹            种            事

  桃花       绿                   做                   字          

  吃         粮       雪白的      海滩

  种         衣                   火红的      米饭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7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书第82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学会用 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

  2.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1时=( )分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的?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例2的第一个钟面图,让学生说说是几时几分。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的,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

  2.出示例2的第二个钟面图,让学生观察是几时几分。说说自己是怎么读的?

  从4时15分接着数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或先读出4时20分,再往回数1分,也就是4时19分。

  3.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尽量使用钟表外圈已有的分钟数很快读出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

  让学生记录钟表上的时间,学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式。

  2.拨一拨,读一读游戏。

  可师生玩,再由四人小组或同桌进行。

  3.连线(第6题)。

  4.第7题:让学生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再过几分是几时几分。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学具,实际拨一拨。

  5.第8题:快乐的星期天。 先让学生按图中的四个事件顺序讲一下这个小故事(这个小朋友干了什么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看下面的四个时间哪个最早,对应的是哪个事件。再让学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讲一遍这个小故事,并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看是不是符合实际。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过程—:

  一、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1、出示图片:打击犯罪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2、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

  学生回答(略)。

  3、教师归纳: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二、出示图片:宪法

  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

  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

  1、活动一:知识抢答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