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跳跳身体好》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说唱以及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2.借助图片记忆歌词,并尝试为歌曲第一、第二句的后半句创编说唱词。
活动准备:
与歌曲有关的课件。活动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看图片,熟悉歌词。动物园里正在开一个小小运动会,非常热闹!你们想看吗?好,我们一起去看看谁在参加比赛?(总场面)
(1)你看到哪种小动物在参加什么比赛?(点击画面—总场面小白兔—大黑熊—海豚—小鸭子)
(2)当小主持人,看图念歌词。
我们一起来当小主持人,把今天比赛的内容告诉大家。
(3)边念歌词边做动作。小朋友主持得真好,如果配上动作一定更加好看,谁来学一学?(点击画面小白兔)
我们一起来!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听!运动会的主题曲响起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完整歌曲及画面)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2)听歌曲曲调,看教师指图,试唱歌曲。我们也一起来唱唱看。(完整歌曲及画面)
(3)学唱歌曲,借助图片记忆歌词。
请小朋友自己来来唱一遍。(完整音乐及画面)
(4)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运动会上参加比赛时心里一定怎么样?所以我们要唱得热烈、欢快一点。(完整音乐及画面)
3.尝试创编说唱词。
(1)小动物比赛得可真激烈,那我们可以在旁边……(啦啦队)小白兔在比赛跑,我们怎样为小白兔加油的呢?(看节奏)这个节奏怎么打?我们按照这个节奏来为他们加油,声音要怎么样?(快跑快跑快跑!)大黑熊在摔跤,要用好多力气,啦啦队要怎样为他们加油?(看节奏)这个节奏怎么打?我们按照这个节奏来为他们加油。(嗨哟嗨哟嗨哟!)好,我们一起来做啦啦队,唱小白兔比赛跑,唱到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就给小白兔加油。唱大黑熊爱摔跤时,唱到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就给大黑熊加油,下面的我们就一起唱。(完整歌曲及画面)
(2)我们还可以怎样为小白兔加油呢?大黑熊呢?(完整歌曲及画面)我们
一起来当啦啦队。
(3)还可以怎样为小白兔加油呢?大黑熊?愿意唱歌的到这边来,当啦啦队的到这边来。(面对面)(完整歌曲)
4.角色表演。
(1)比赛又要开始了,谁愿意当小白兔?大黑熊?海豚?其他小朋友当啦啦队。为他们加油时的声音要响亮。(完整歌曲)可重复游戏一次。
(2)运动场上还有好多其他比赛呢!(播放幻灯片,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幼儿说一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蹦蹦跳跳吧!
活动反思:
优点:这一活动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开始时让幼儿听音乐,使幼儿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高兴、快乐的情绪,为幼儿后面的学习作下了铺垫。在学习理解歌词部分,我采用了清唱的方法,让幼儿去倾听、感受,当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内容时我出示了PPT运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从效果看,幼儿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内容,他们很愿意、很积极的要用一种愉快、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当幼儿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我就让幼儿自由表演歌曲中的各种小动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既复习巩固了歌曲的内容,又使幼儿在自主创编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体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我设计了唱说唱词的环节,让一部分幼儿当“运动员”,一部分幼儿当“拉拉队”,通过运用说唱词唱出重唱部分,体现出小动物比赛的精彩,使他们在唱的过程中感受热烈的气氛,体验乐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蹦蹦跳跳身体好》教案 篇2
活动目标:1、迁移已有运动经验,创编多种 x︱ x︱节奏型动作,充分感受游戏动作 的节奏特点。 2、学习音乐游戏,能在游戏中与同伴协调合作,快速作出应。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互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唱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2、材料准备:兔子、乌龟毛绒玩具各一个。师生围坐成一个圆。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练声2、复习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⑴、集体唱;⑵、分声部唱;⑶、边唱边拍拍节奏,重点练 x︱ x︱的节奏型。 (提示: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之上幼儿尝试拍一拍节奏,感知歌曲的节奏特点,从而提炼出 x︱ x︱的节奏型,为游戏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二、基本活动。1、语言情境导入,引发活动兴趣。(1)、“动物园里这么多小动物都来锻炼身体,乌龟先生也不甘落后(演示乌龟玩具)它也想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教师示范一个锻炼动作,幼儿学一学,感受 x︱节奏动作。 (提示:教师以乌龟玩具示范动作,一是引起幼儿的兴趣,二是为后面富有节奏的游戏动作创编提供示范。)(2)、幼儿创编 x︱节奏的动作。“乌龟先生还会怎样锻炼身体呢?” (提示:幼儿在节奏经验之上,展示自己已有的运动经验,并以 x︱的节奏型动作予以呈现,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老师在创编之前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并让幼儿也学一学,给了幼儿一个充分的反应时,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充分发挥想象、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和创造。)(3)、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①、集体随音乐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提示:如果有幼儿想不出来也可以和别人做的一样!照顾到班级中能力弱的幼儿。)②、领头人游戏:教师摸到谁的头谁就是领头人,所有的幼儿就跟他学动作。) (提示:为了调动幼儿继续学习巩固节奏型动作的兴趣,在这一环节,结合了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以‘领头人’的游戏形式呈现,大大的调动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不过对于能力弱的幼儿也特别强调允许和别人做的一样,注重个别差异,也体现教师对孩子的一种关爱。)2、学习音乐游戏(1)、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现在乌龟的身体锻炼得很强壮,它决定邀请兔子先生来一场跑步比赛。”(出示兔子玩具)(2)、教师示范,幼儿学习传递动作。 (提示:随着 x︱ x︱的节奏型将乌龟在腿上跳两下然后传给右边的同伴。)(3)、随音乐有节奏的进行传递练习。 (提示:游戏通过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音乐情境以及道具的出示自然导入,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表演歌曲的兴趣。通过了之前的动作练习,幼儿能很快的掌握传递动作,但是这里要求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及时作出反应,因此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幼儿空手练习以及集体总结提炼等多种方法展开活动,让幼儿逐步掌握玩法,为后面的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4)、游戏:“乌龟追兔子”①介绍游戏内容,并提出质疑——“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开始追?”提出边玩边商量。②幼儿尝试玩游戏一次。③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构建游戏规则。讨论:到底在什么地方追? (提示:《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游戏开始教师便给予幼儿一个自主、宽松的游戏环境和主动建构游戏意识。)④教师小结,更换传递起点再次尝试游戏2遍。⑤增加游戏情节,即输的一方接受惩罚,在圈内随歌曲做一个锻炼的动作。再次游戏。 (提示:如乌龟追到兔子,可以以情境性的口吻说:“看来兔子要加油锻炼了!”)⑥丰富情节内容,增加游戏内容的趣味性。增加接受惩罚的难度,如依次去挠他痒痒等。 (提示: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在幼儿的不断尝试练习中逐步生成,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三、结束活动:放松活动。 游戏玩法:师生围坐成大圆,面对圆心,小椅子间有足够一幼儿跑出的间隙。 将玩具兔子和乌龟分别放在两个幼儿手上,兔子在前,乌龟在后。幼儿边唱歌边随着歌曲 x︱ x︱的节奏型做 跑跑 传︱的传递动作(即在腿上跳两下再传给右方下一位同伴),当唱到最后一个字“好”时,手上拿到玩具的两个幼儿即迅速起身到圈外逆时针追逐(乌龟追兔子),如乌龟追到兔子,那兔子接受惩罚,即在圆心随音乐做一个锻炼的动作。如未追到则乌龟接受惩罚。然后重新将兔子、乌龟玩具放到其他幼儿手中,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