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2023-09-03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向家长展示我园的办园理念、课程特色和教学过程。

  2、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

  3、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激发幼儿和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

  二、活动时间:20xx年11月9日下午2:30---4:00

  三、活动地点:中班活动室

  四、开放内容: 半日班级活动

  五、活动流程:

  (一)2:00----2:30起床整理被褥、如厕、午检、喝水、吃水果

  (二)2:30----2:40家长签到,幼儿进行午间活动

  (三)2:40----3:10室内教学活动展示

  (四)3:10----3:30室外“八个一”活动展示

  (五)3:30----4:00亲子游戏

  (六)家长填写开放日活动反馈意见表

  (七)教师小结,家长带幼儿离园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歌表演:《小星星》、《小树叶》、《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诗歌联诵:分组对诗与点名、抢答相结合。

  诗词:《望庐山瀑布》、《山行》、《七步诗》、《悯农》、《绝句》、《出塞》、《赠汪伦》 童谣:幼儿园是我家、大公鸡喔喔啼、跟我一起做、别说我小、我家有几口人、贪吃的弟弟

  数学知识展示:

  复习5以内按数取物。

  相邻数1----5(点名与集体回答相结合)

  复习5以内的序数

  让幼儿按高矮、长短、大小排序

  复习3、4、5的形成

  亲子游戏:

  1、我的宝宝在哪里

  准备:布带若干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请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相应的家长蒙上眼睛站在圈内,幼儿手拉手边唱歌边绕着家长转,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请家长去寻找自己的宝宝。

  2、小脚踩大脚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看看谁先到终点。

  3、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2

  半日计划:

  一、来园活动:

  a)开窗通风,亲切接待幼儿,观察幼儿来园时的情绪。

  b)鼓励幼儿一起打扫活动区、整理玩具。

  二、晨间活动:

  1.内容:套圈

  2.目标: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过程:a)介绍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b)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c)提醒幼儿活动后将器具放回原处。

  4、生活教育:提醒幼儿在活动教育中避免互相碰撞,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幼儿活动量,根据活动情况适时增减幼儿衣着和活动量。

  三、早操: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操,情绪积极,动作准确

  四、入厕:幼儿有序地入厕

  五、语言活动:

  《笨耗子的故事》

  一、活动目标:

  a)感受由于语气、语调、音韵节奏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优美而动听的效果,激发幼儿欣赏文学活动的兴趣。

  b)在仔细倾听词句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诗词主要情节、角色形象。

  c)理解词:细,争吵,单调,迷迷糊糊。

  二、准动准备:背景图与插入角色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背景图)猜猜,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是老鼠的家?谁知道老鼠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2、你喜欢耗子吗?为什么?

  (二)欣赏理解第一段(原因)

  1、欣赏第一段

  2、提问:耗子妈妈怎样哄孩子睡觉的呢?

  (三)欣赏、感知童话诗,初步理解角色的形象和主要情节。

  1、朗读

  2、提问:耗子妈妈请了哪些动物妈妈来哄宝宝睡觉?它们怎么哄的?结果怎样?

  (四)再次欣赏,理解故事发展顺序。

  1、边朗读边出示相应角色。

  2、提问:a、小耗子到哪里去了?你怎么知道?从哪些话中听出来耗子是被猫哄睡觉的,耗子为什么不要妈妈哄他睡觉呢?

  (五)讨论分析

  1、你听了童话觉得它是怎么样的耗子,它哪里笨?

  2、耗子妈妈明明知道猫要吃耗子,为什么要请猫来哄宝宝呢?(耗子妈妈太爱自己的孩子,一心要让孩子睡好,就什么都依着,结果反而害宝宝,而小耗子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偏偏要大猫哄,所以大家都说这是只笨耗子,所以诗歌的名字就叫《笨耗子的故事》)

  (六)假设性思考:

  1、如果你是耗子的妈妈,你会怎么哄宝宝睡觉?

  2、如果你是聪明的小耗子,你会怎么做呢?

  (七)延伸活动:

  1、复习

  提供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

  歌表演《拉拉钩》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演唱歌曲,体验歌曲前后两段的不同情绪,并通过情绪、声音、速度的变化学习有感情的演唱。

  2、在理解歌曲含义的基础上,尝试创编舞蹈动作,以更好的表现歌曲。

  3、结合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同伴间应团结友爱,在表演中学习用眼神与同伴交流

  教学准备:

  幼儿已会唱歌曲《拉拉钩》,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提醒幼儿注意与同伴的目光交流。

  2、练声曲《找朋友》。

  二、学习歌表演。

  《拉拉钩》两遍。

  1、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生气了、和好了以后高兴的感觉。

  2、探索尝试创编。

  (1)语言导入,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2)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在全体幼儿参与创编的基础上,选择个别编得较好的幼儿把动作统一地教给大家。

  A、提问:平时小朋友生气了会做什么动作,表演前一段。

  B、提问:和小朋友和好了会做什么动作?表演后一段(最后一句暂时不编)幼儿自由结合表演到最后一段时,启发提问:你们和好朋友在一起时想做什么动作?

  3、完整表演。

  (1)、边唱边表演。

  (2)、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2、欣赏老师表演的舞蹈《小海军》。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3

  生活活动目标:

  喝水、入厕时知道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抢。

  常规习惯要求:

  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每人找一个点点摆椅子。

  吃点心

  请幼儿注意保持干净,先吃完的幼儿跟老师做手指游戏。

  科学活动:饼干找家

  目标:1、学习较自然地向指定方向走。

  2、在教师的帮助下,会用看、找的方式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简单的归类。

  3、在游戏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地上画有不同形状的饼干图片。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面上的图形,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点。

  教师:地上有几个不同形状的小房子,你们认识吗?

  二、教师通过指认让幼儿认识各种图形,并带领幼儿走到每个图形中玩一玩。

  1、教师:让我们走到每种形状的家里玩一玩好吗?现在,我们要去正方(圆、三角)形的家里去玩一玩。

  2、找图形游戏:看谁最快

  三、通过和幼儿讨论,交代活动的规则。

  教师:现在老师这里有各种形状的饼干娃娃,他们想回家,该怎么办?

  四、幼儿和教师一起将自己手中的各种饼干送回家。

  1、教师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手中饼干的形状,再把饼干送回家。

  2、教师帮助出错的幼儿改正错误。

  五、小结

  户外活动:玩圈

  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式玩圈,锻炼身体的各种部位。

  2、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准备:人手一个小圈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圈圈象什么?

  当小司机,圈当方向盘进场。

  二、教师带领幼儿用多种方式玩圈,交代方法和规则。

  1、小天使(放在头上当小帽子,双手打开平衡走)

  2、小乌龟(放在地上连在一起双脚打开爬圈圈)

  3、钻山洞(教师做山洞,幼儿开小汽车钻)

  三、幼儿自由玩圈,教师观察。

  鼓励用多种方法玩圈的幼儿

  四、放松活动:小雪人

  餐前活动

  1、提醒幼儿用洗手,洗手后要保持干净。

  2、教师组织幼儿安静地游戏。

  进餐

  1、进餐前谈话:

  介绍菜的名称,请幼儿安静进餐,用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2、进餐要求:

  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提醒孩子细嚼慢咽,不挑食,帮助进餐慢的幼儿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青岛盛产海鲜,海鲜是青岛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因为经常食用,所以幼儿对海鲜的名称、味道有一定的认知经验。但是,幼儿对市场上各种鲜活的海鲜了解较少。本次活动后在带领幼儿走进海鲜市场,感受市场热的买卖场景和丰富多样的海产品;在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了解螃蟹、虾、蛤蜊、贻贝(海红)、章鱼、黄花鱼、带鱼等海产品的名称及外形特征;鼓励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购买海产品,回到班中开展绘画、烹饪、品尝、饲养等活动,积累更多的海产品认知经验,感受海鲜的别样滋味,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海鲜市场的功能,知道哪些海产品是家乡的主要特产和美食,能说出螃蟹、虾、蛤蜊、牡蛎、章鱼、黄花鱼等海鲜的名称。

  2.能细致观察多种海鲜的外形特征,积极与同伴交流;尝试用绘画、泥工、制作等形式表现多种海鲜的形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品尝海鲜后的感受。

  3.体验海鲜市场的热闹和海产品的丰富,了解海鲜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提前考察海鲜市场的环境,与海鲜摊位的老板进行沟通,做好外出安保工作。

  2.大菜篮,“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爱家乡)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阅读(我爱家乡)第15顶,明确逛海鲜市场的任务和要求。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里主要卖什么?你想在市场里买什么海鲜?市场里的人很多,逛市场时要注意什么?怎样跟卖海鲜的叔叔、阿姨打招呼或询问?

  小结:海鲜市场是专门卖海产品的市场,里面的海产品种类很丰高:逛海鲜市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顾客。

  2.带领幼儿逛海鲜市场,帮助幼儿认识多种海产品,感受海产品种类的丰富和市场里热闹的买卖场景。

  (1)鼓励幼儿主动、礼貌地和市场里的销售人员打招呼,自由地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海鲜的名称、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商家如何保持海产品的新鲜,观察海鲜产品,感受海鲜种类多。

  (3)教师和幼儿一起购买一些海鲜产品,如蛤蜊、虾、海螺等。

  3.指导幼儿烹制、品尝海鲜美食,感受家乡特产的鲜美。

  请幼儿说一说这些海鲜的'吃法,选择一些易烹制的海鲜,如虾、蛤蜊等,现场烹少制,师幼共同品尝海鲜的美味。

  4.教师引导幼儿从市场的心情、对海产品的认识、海鲜美食的味道等方面进行交流,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神秘的,具有探索性的。当他们散步时,看到幼儿园的绿,都会不禁地感叹:“我们的幼儿园好美啊!幼儿园里有这么多的树,我好喜欢啊!”

  因此,我根据幼儿园原有的自然环境和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主题活动《树的叶子》,让幼儿在户外情景教学中,感知、观察、探索自然环境,萌发探究叶子的兴趣,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用叶子创意拼贴图画,从而激发幼儿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目的要求

  1、教育幼儿爱惜玩具。

  2、让幼儿学会钻的动作。

  3、教育幼儿应懂事。

  4、重点认识榕树和柏树的叶子。

  5、学习新词:粗糙、光滑。

  6、知道它们都是长青树。

  7、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8、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陀螺、皮球、风车、沙包等。

  事先布置好场地。

  叶贴画艺术品三幅图画纸、糨糊、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提醒幼儿与周围的人问好。

  2、提醒幼儿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