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2023-08-13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了解大狗、中狗、小狗的体型特征。

  2、能够根据狗的大小特征,选择正确的对应物品。

  活动准备

  三份不同大小的狗、盘子、勺子图片;每人一份大小不同的盘子和肉骨头;肚子叫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猜动物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一位动物朋友?

  幼儿猜测作答。

  (二)给狗兄弟分餐具

  1、认识狗兄弟

  你们看,棉花糖变成了小狗,数一数有几只小狗?(3只)这三只小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注意狗兄弟大小的不同)

  2、认识餐具的不同

  你们听有什么声音?(“咕噜咕噜”)原来狗兄弟饿了,想吃东西了。那我们现在来给狗兄弟分一分餐具吧。这里有三只大小不同的碗,看一看这三只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3、给狗兄弟分碗

  现在我们来给他们分一分碗吧。大狗用哪只碗吃饭?中狗用哪只碗吃饭?小狗用哪只碗吃饭?(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4、给狗兄弟分勺子

  现在有三只勺子,该怎么分?(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三)请狗兄弟吃肉骨头

  餐具分好了,我们现在要干嘛了?(出示肉骨头)

  1、找肉骨头有什么不同?

  2、请幼儿给狗兄弟分肉骨头并交代操作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指出错误并改正。

  师小结:谢谢大家,狗兄弟们吃到了他们适合他们的肉骨头,现在很开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冬天是幼儿易患感冒的季节,一旦感冒,咳嗽、打喷嚏现象则随之而来。在幼儿生活教育中,幼儿虽然都知道要天天带手帕、纸巾,但如何适时、恰当地使用手帕、纸巾,要真正落实在小班幼儿的行动上,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本教材借助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入手,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现实生活中小朋友感冒后,咳嗽、打喷嚏的不正确做法,从而引导幼儿进行生活迁移,帮助幼儿掌握礼貌、文明、卫生的做法,可谓水到渠成。本教材适合小班教学。

  幼儿分析:

  咳嗽、打喷嚏是一种生理现象。但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卫生常识和一些必要的教育,他们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卫生或不文明的作法;如面对别人会大声咳嗽或打喷,有了鼻涕和唾沫随手就乱擦乱抹等等。因此,初步了解喷嚏会传播病菌,传染疾病的道理,让幼儿了解掌握一些简单的自理技能,不仅能引起幼儿产生正确行为的愿望,而且也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

  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让幼儿了解咳嗽、打喷嚏的卫生知识,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理技能,对幼儿进行有意识地教育和培养,对其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此教育活动,让幼儿直观地理解在咳嗽、打喷嚏时,该怎么做?为何要这样做?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一看、念一念、学一学、做一做,进而有效地使幼儿在“知、情、意、行”四方面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喷嚏会传播病菌,传染疾病。

  2、学会咳嗽、打喷嚏时的一些卫生文明的做法。

  3、进一步养成每天带手帕、纸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咳嗽、打喷嚏》;

  2、幼儿人手一份纸手帕。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观察讲述――实践操作――强化巩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天气渐渐变冷了,很多小动物都感冒了。

  1、提问:得了感冒哪儿会不舒服呢?

  2、幼儿做打喷嚏动作。(自我点评:开门见山,引出主题。)

  二、观察讲述,了解打喷嚏时出现的不礼貌、不卫生的行为及原因。

  1、演示课件:看看小动物是怎样打喷嚏的。

  2、提问:

  (1)刚才,你看到谁在打喷嚏呀?

  (2)黄狗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3)大象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4)河马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5)它们打喷嚏的时候,其它小动物是怎么做的啊?

  小结:哇!它们的喷嚏可真厉害,小动物们都吓跑了。

  3、幼儿讨论:为什么动物们都怕它们的喷嚏呢?

  4、教师小结:它们真不讲卫生,打喷嚏的时候鼻涕、唾沫到处乱飞,细菌也跟着鼻涕和唾沫飞出来了,其它小动物也会传染上感冒的。(自我点评: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幼儿不学黄狗、大象和河马打喷嚏的错误做法,了解喷嚏中带有细菌,会到处传播。

  三、实践操作,学会正确的咳嗽、打喷嚏的卫生做法。

  1、提问:如果小朋友感冒了,打喷嚏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1)个别幼儿回答;

  (2)演示课件:一位幼儿正确的做法。

  (3)提问:这位小姐姐打喷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呀?

  (4)教师示范讲解,幼儿练习2─3遍。

  2、教师小结。(自我点评:结合顺口溜的内容,幼儿学一学《咳嗽、打喷嚏卫生》的做法,在看看、念念、学学、做做中,幼儿轻松地掌握了礼貌、文明、卫生的做法。接着老师进行拓展教育,教育幼儿不但要在咳嗽、打喷嚏时,不能面对别人,应低头或转头用手帕或纸巾或手来掩住口鼻;而且若有鼻涕和唾沫溅在别人身上,应及时向别人道歉或拿出手帕、纸巾拭去;咳嗽有痰不能随地乱吐,坚持天天带手帕等等。如此教育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幼儿易于接受。)

  四、强化练习,巩固幼儿掌握咳嗽、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

  小动物们还没学会这个本领了,我们一起去教教它们,让我们再来练一练吧!(自我点评:体验做小老师的喜悦之情。)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经常提醒或暗示想咳嗽、打喷嚏的幼儿,要按文明卫生和做法来做。幼儿之间也逐步形成能相互提醒和督促。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橘子花(散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感知散文中的优美语句。

  2、喜欢听赏散文,体验听赏作品带来的快乐情绪。

  活动重点:

  能知道理解散文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散文录音《橘子花》。

  2、教室水果墙面上贴有美丽的“橘子花”幼儿人手一只橘子。

  活动过程:

  1、观察教室墙面—“橘子花”,引出话题:

  —“这里有一朵朵美丽的什么花呀?”

  2、欣赏散文,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教室进行配乐朗诵,初步熟悉内容:

  —“哪些话很好听?”

  出示图片,教师再次进行配乐朗诵。理解散文内容:

  —“橘子是什么颜色的?”

  “橘瓣是什么样的?”

  “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闻一闻,有什么感觉?尝一尝呢?”

  教师再次朗诵,鼓励幼儿跟念散文中的语句。

  3、讲讲做做,体验作品的情绪:

  教师播放散文录音,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你喜欢橘子花吗?为什么?”

  幼儿人手一只橘子,动手制作“橘子花”。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玩线线,用短线组合简单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幼儿小手的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20厘米长的彩色毛线若干。

  2、区域布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集中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交谈,引出课题《玩线线》。

  2、教师示范一种用短线摆图形的方法,让幼儿欣赏学习。

  3、讨论:我想用短线摆个什么。

  4、教师让幼儿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5、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活动材料。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待客礼节,会使用礼貌用语。

  2、培养小主人的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经验。

  2、与小龙鱼幼儿园陈芸老师相互熟悉、交流,看客人朋友的照片,激发幼儿邀请小龙鱼幼儿园小一班小朋友来做客的愿望。

  活动一、电话邀请。

  1、设疑:如何邀请?邀请时说些什么?客人朋友什么时候来?怎么来?怎样打电话?

  2、幼儿电话邀请。教师提供小龙鱼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幼儿通电话。

  通话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幼儿和小龙鱼幼儿园小朋友讨论“怎样才能很快的找到我们的幼儿园?”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6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大大小小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蛋,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 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会爱护蛋宝宝.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

  -----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

  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猜猜它们是谁的蛋。“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呢?”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到自己妈妈的身边。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幼儿将图片与实物一一对应。

  三、结束部分

  “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让幼儿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

  (3)向幼儿介绍有营养的蛋,知道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要多吃蛋。

  四、延伸

  与厨房合作,让幼儿看一看蛋不同的做法。并做好观察记录。

  小结及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对小班孩子来说,鸡蛋、鹌鹑蛋是幼儿园幼儿经常会吃到的,幼儿对此很熟悉,但是平常接触鸭蛋、鹅蛋的机会少,幼儿感到很陌生。我请幼儿将这些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观察的比较仔细,说出了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再通过感受知道重量也不一样。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主动探索较少,作为教师,我们应适时地引导,积极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探索、交流、展示的空间,让他们也能充分的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橘子的外形、颜色等。

  2、学会自己剥橘子,知道橘子皮像什么。

  活动重点:

  会剥橘子并能说出橘子皮像什么。

  活动准备:

  机子若干(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这是什么:

  幼儿人手一只橘子,“请幼儿说说橘子的形状、颜色等”。

  2、剥橘子:

  请幼儿自己剥橘子,说说橘子是什么样的?一瓣一瓣像什么?橘子皮像什么?(橘子花)

  3、品尝交流:

  幼儿吃橘子,说说橘子的味道。

  4、布置教室:

  将剥开的“橘子花”布置在教室水果装饰墙面上,供大家欣赏。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听听、念念、做做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熟悉儿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

  教学准备:

  1、幼儿已掌握领子、袖子、拉链等各部分的名称。

  2、每位幼儿都穿均前襟对开、有拉链有领子的衣服,事先请大班的两个孩子幼儿作好准备

  3、穿衣的步骤图片4张(分别为儿歌中穿衣服的4个动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1、观看大班和小班幼儿穿衣比赛

  师:今天请来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们小(1)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穿衣服的比赛,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员,看看谁得第一名

  2、讨论:为什么他穿衣服的动作这么快?(方法不一样)

  3、请大班的幼儿再次演示,边穿衣服边念儿歌

  师:我们请大班的姐姐再给我们表演一遍(边穿边念)原来他是按照儿歌里的顺序穿衣服的,所以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体欣赏儿歌(出示图片)

  师:刚刚姐姐穿衣服的时候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们再来听听《穿衣服》的儿歌是怎么样的?

  2、变念儿歌变根据儿歌内容出现相应的图片(出示图片: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讨论交流

  师:一共有几张图片呢?那我们一张一张看,到底怎么穿呢?谢老师也想学,你们一起帮我看看到底怎样穿衣服?

  4、重点交流:

  (1)第一张图片捉领子,师:怎么捉领子,领子朝上,两只小手抓住领子,我们一起来捉领子

  (2)第二张图片盖房子,师:盖房子,怎么盖呢?盖那里?(肩膀上),我来试试翻个跟头盖在头上,就像盖房子一样

  (3)第三张图片小老鼠出洞子,师:小老鼠在哪儿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进袖洞,这个动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张图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师:怎么上呢?(让小嘴巴闭紧,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紧紧的,就做了好朋友,这样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一起变做动作边念儿歌(重复几次)

  三、游戏体验

  1、鼓励幼儿看步骤边念儿歌边穿衣服,比比谁穿的又快又好

  重点引导

  2、个别指导 教师及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孩子

  四、延伸活动

  午睡起床幼儿穿衣服时引导他们要按照儿歌里的穿衣顺序进行

  教学评析:

  教学方法使用得当,将枯燥的穿衣方法通过儿歌的形式,借助穿衣的四个步骤图片,将孩子推在前面,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穿衣的方法,教师形象化地语言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穿衣服的欲望,如“拉拉链”这一步的儿歌“吱扭吱扭上房子”拉拉链是四个步骤中最难的,幼儿很难掌握这个动作,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使幼儿积极尝试拉拉链的动作,如“耳朵竖起嘴巴闭紧,听见了没有?”幼儿边说边积极尝试拉拉链的动作。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操作,了解了穿衣服的正确方法,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尝试,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穿衣的积极性。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蛋,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  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会爱护蛋宝宝.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动流程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

  -----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

  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猜猜它们是谁的蛋。“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呢?”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到自己妈妈的身边。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幼儿将图片与实物一一对应。

  三:结束部分:

  “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让幼儿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

  (3)向幼儿介绍有营养的蛋,知道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要多吃蛋。

  四:延伸:

  与厨房合作,让幼儿看一看蛋不同的做法。并做好观察记录。

  小结及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对小班孩子来说,鸡蛋、鹌鹑蛋是幼儿园幼儿经常会吃到的,幼儿对此很熟悉,但是平常接触鸭蛋、鹅蛋的机会少,幼儿感到很陌生。我请幼儿将这些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观察的比较仔细,说出了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再通过感受知道重量也不一样。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主动探索较少,作为教师,我们应适时地引导,积极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探索、交流、展示的空间,让他们也能充分的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在晨间活动时佳佳跑到我面前说:“老师、老师我家昨天吃的是蚕豆好吃呢,我喜欢呢!”听了她的说我对她笑了笑说:“我们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里也有蚕豆你看见了吗?”佳佳摇摇头:“那你们怎么不去摘蚕豆的啊?我还想吃呢!”有了孩子的要求我们小班年级组就组织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蚕豆,知道蚕豆是生长在那里的?并能用手摘蚕豆。

  2、能在田野里分散的摘蚕豆,并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种有蚕豆的种植园地。

  2、装蚕豆的筐5~8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蚕豆,让幼儿认识蚕豆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你看过它吗?在那里看过的?它像什么?

  2、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去摘蚕豆。

  教师:看!那里有什么?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在茎的什么地方?

  3、带领幼儿摘蚕豆,要求幼儿注意安全。分散了摘蚕豆,不要把蚕豆的根拔出来。

  4、 把摘下来的蚕豆带到班上让幼儿把豆夹拨去。

  5、把摘下来的蚕豆送到厨房里给厨房的工作人员做菜。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在听听、念念、做做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熟悉儿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教学准备:

  1、幼儿已掌握领子、袖子、拉链等各部分的名称。

  2、每位幼儿都穿均前襟对开、有拉链有领子的衣服,事先请大班的两个孩子幼儿作好准备

  3、穿衣的步骤图片4张(分别为儿歌中穿衣服的4个动作)

  教学课时:1课时教育理论依据(设计思路):

  在一日生活中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孩子穿衣存在着问题,午睡起床有的穿衣不会穿、有的穿衣动作慢,还有的常常会出现反穿、倒穿的现象,离不开老师和阿姨的帮助,虽然教师一直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效果不大。要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刚要》指出“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小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已经逐渐增强了。因此学习正确的穿衣方法,对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活动,通过儿歌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在听听、念念儿歌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正确方法,并在比比谁穿的好的游戏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自主穿衣服,巩固提高穿衣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1、观看大班和小班幼儿穿衣比赛

  师:今天请来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们小(1)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穿衣服的比赛,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员,看看谁得第一名

  2、讨论:为什么他穿衣服的动作这么快?(方法不一样)

  3、请大班的幼儿再次演示,边穿衣服边念儿歌

  师:我们请大班的姐姐再给我们表演一遍(边穿边念)原来他是按照儿歌里的顺序穿衣服的,所以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体欣赏儿歌(出示图片)

  师:刚刚姐姐穿衣服的时候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们再来听听《穿衣服》的儿歌是怎么样的?

  2、变念儿歌变根据儿歌内容出现相应的图片(出示图片: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讨论交流

  师:一共有几张图片呢?那我们一张一张看,到底怎么穿呢?谢老师也想学,你们一起帮我看看到底怎样穿衣服?

  4、重点交流:

  (1)第一张图片捉领子,师:怎么捉领子,领子朝上,两只小手抓住领子,我们一起来捉领子

  (2)第二张图片盖房子,师:盖房子,怎么盖呢?盖那里?(肩膀上),我来试试翻个跟头盖在头上,就像盖房子一样

  (3)第三张图片小老鼠出洞子,师:小老鼠在哪儿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进袖洞,这个动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张图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师:怎么上呢?(让小嘴巴闭紧,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紧紧的,就做了好朋友,这样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一起变做动作边念儿歌(重复几次)

  三、游戏体验

  1、鼓励幼儿看步骤边念儿歌边穿衣服,比比谁穿的又快又好

  重点引导

  2、个别指导教师及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孩子

  四、延伸活动

  午睡起床幼儿穿衣服时引导他们要按照儿歌里的穿衣顺序进行

  教学评析:

  教学方法使用得当,将枯燥的穿衣方法通过儿歌的形式,借助穿衣的四个步骤图片,将孩子推在前面,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穿衣的方法,教师形象化地语言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穿衣服的欲望,如“拉拉链”这一步的儿歌“吱扭吱扭上房子”拉拉链是四个步骤中最难的,幼儿很难掌握这个动作,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使幼儿积极尝试拉拉链的动作,如“耳朵竖起嘴巴闭紧,听见了没有?”幼儿边说边积极尝试拉拉链的动作。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操作,了解了穿衣服的正确方法,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尝试,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穿衣的积极性。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与日常生活关系。

  2、了解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程序。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时钟娃娃、实物钟、记录单、笔、歌曲《钟》的磁带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幼儿园的一天》。

  活动过程:

  1、教师弹唱歌曲《钟》,时钟娃娃出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时钟,描述特点。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钟面,再引导幼儿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钟的`模样与特点,接着启发幼儿在小组中讨论:时钟为什么是人们的好朋友。

  3、引导幼儿回忆一天活动,了解作息程序。鼓励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符号把一天的作息内容记在一张纸上,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安排幼儿园的一天生活,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4、组织幼儿游戏《时钟娃娃》,让幼儿感受时间。

  (1)全体幼儿扮演各种时钟娃娃,在音乐声中自然表演动作。当音乐停止时,由教师随意说出时间,幼儿根据时间做出或说出相应的动作,事件,如8点半做操,9点吃点心,12点睡觉等。

  (2)幼儿中做错内容的逐一被淘汰,全部做对,坚持到最后的为优胜者。

  (3)幼儿游戏2~3次后结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在日记本沙锅内记录当天的活动。

  2、鼓励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幼儿园”主题,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幼儿园一天活动的乐趣。

小班生活活动教案 篇1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宣传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初步了解“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呼吁每个人都爱护水、珍惜水、节约用水。

  2.让幼儿在观看宣传专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水与自然界的关系,懂得水的重要性,了解人与自然界都离不开水。

  3.通过参与“水”的宣传活动,带动每个幼儿及家庭积极行动,一起节约用水。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1.开展“欢迎你到我班来”参观活动。由乐乐班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节约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由班级的“讲解员”向来本班参观的弟弟妹妹们介绍自己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让弟弟妹妹们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以及水与生命的重要关系。

  2.发放“节水倡议书”。组织乐乐班幼儿,由幼儿园出发至文化广场进行宣传,将“节水倡议书”发放给路上行人,用行动呼吁身边的每一个人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3.通过“今天,你节水了吗?”节水行动。在乐乐班的倡导下,全园各班幼儿开始节水行动。

  三、保障措施

  1.检查、指导乐乐班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环境的创设。

  2.制作宣传栏和宣传卡,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月21日起,从贝贝一班开始分别到乐乐班参观。各班教师有序组织幼儿,保证安全。

  四、预期效果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通过乐乐班的“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世界水日宣传活动,起到以一个班带动一个园、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推动作用,让每个孩子、每位教师、每个家庭牢固树立节水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用水,节约水资源,为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