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2023-08-11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数学书P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除数是整十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能力;

  2、进一步加强学生除法运算的正确率,数步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计算的品质;

  3、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用电脑出示练习一第1小题。

  出示题目时,最后一行一行出示,指名学生出结果。然后出示下面一行后进行小的比赛,把结果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最后看谁算的快而正确率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电脑出示第5题

  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两道什么特点,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最后可以采用火车接龙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二、笔算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2题。

  先指名学生说说各题的商是几?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让学生来计算,验证试商的正确性。

  2、完成练习一第3题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并说明要验算,注意自己验算的方法和格式。选择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可以选择容易出错的学生,这样有利于集体纠正)集体点评后,同桌互相校对,并指出错误的地方。同时说一说,在计算整十数除法的注意点。

  三、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四、填表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填表,再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体会商不变的规律

  五、思考题

  (1)让学生自己默读题目,然后思考分析题意;

  (2)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3)通过交流,集体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解决问题,让学生完全明白题意,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注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第1次转换起恰好发生在5时,经过10分也就是经过600秒,那么这600秒里转换的次数是60030=20,然后加上5时发生的1次总共是20+1=21次。

  六、课堂小结

  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七、完成《课堂练习》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给春联中补一个字,并说说补这个字的理由。再照样子对对子。

  2、读读背背词语和三副春联。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题目要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认识对联的有关知识进行对对子。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一)给下联补字。

  1、谈话:通过《春联》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好多条春联,谁来背背?

  2、春联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春联在字词上对仗的特点。)

  1、今天,我们就来运用学到的有关知识练习给一副春联补字。

  2、学生读读题目要求。

  3、指导学生理解书中的这副春联的意思。

  4、根据春联的特点,下联中该补的这个字有什么要求?(表示雨打在花朵上的一个动作)。

  5、用“打”字为什么不好?(引导学生明白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6、四人小组讨论,该补什么字?并说说理由。

  生归纳出对对子的方法。

  5、学生说说“细雨”还可以怎么对?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

  6、学生根据上述对对子的方法,自己完成对对子练习,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7、交流对对子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最佳答案。

  8、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词语。

  3、交流:你是怎么学会这些词语的,你学会了什么?

  4、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点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大体说出词语的意思,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5、学生自由读。

  6、启发学生想象这些词语所表现的景象。

  7、同桌练习背诵。

  指名背诵,小组赛背,集体齐背。

  8、用同样的方式学习春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知道这三副对联都是描写了祖国的大好山河的美好春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

  2、写好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型,认真写字。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引导学生弄清楚题目要求。

  2、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三个字。

  3、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和写字的要求。

  4、教师指导书写“柔”。讨论写好这个字的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学生练习描红。

  5、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好另外几个字。

  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表扬写得好的、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写好毛笔字

  1、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出示偏旁部首:立刀旁和右耳旁,复习它们的名称。

  (2)指导书写:观察这两个偏旁部首书写的方法和注意点;教师范写,引导反复体会书写难点。

  (3)教师小结。

  3、练习。

  学生对照范字进行练习描红和仿写。

  4、反馈。

  (1)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注意纠正个别学生不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

  (2)出示学生作业,评价反馈,练习把字写得更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如何用好压岁钱。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在口语交际中鼓励学生要说真话,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压岁钱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春节给压岁钱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往年过春节时会有哪些人给你压岁钱呢?长辈们给你压岁钱你会怎么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个小小讨论会。

  板书:用好压岁钱

  二、指导。

  1、回忆:往年过春节时长辈们给你压岁钱你会怎么使用呢?你觉得这样使用好吗?为什么?

  2、仔细观察图画,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处理压岁钱的?

  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3、如果今年过年时,长辈们再给你压岁钱,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4、联系社会生活,讨论处理压岁钱最有益的方式。

  5、根据刚才的讨论,我们围绕“如何用好压岁钱”来进行说话练习,说的时候要注意:按先摆观点,再说道理的顺序来说。

  三、练习。

  1、学生分小组在组内汇报讨论。

  2、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当众讲一讲。

  3、对讲的内容的不足之处,可以互相补充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被评议的同学也可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反馈。

  1、教师对讲说的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今后正确使用压岁钱。

  五、总结谈话。

  [1] [2]  下一页

  课前思考:

  教学处处留心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通过讨论,从感性上认识对联的有关知识。学生说出的答案不要轻易的否定,可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选择最合适的字,以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在教学中不要过多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第二部分是照样子对对子。教学时要认真分析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然后指导学生根据例子对出下句。要鼓励学生多找答案,通过讨论交流选择最确切的。

  口语交际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画,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前面的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教学时,在同桌练说、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推荐同学在全班介绍,注意在交流完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对学生在听、说、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在讨论中如何说,如何倾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口语交际中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压岁钱的习惯。

  授后小记:

  学生对于春联比较感兴趣,有些小朋友也收集了许多的春联,我们在周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也进行了交流,但在字词句的推敲上,我们还是不够熟练的。在教学处处留心部分前,我先让学生回忆了春联的几个特点,我想,这应该有助于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字填入吧!进入讨论环节,学生争得不亦乐乎,在集体交流中,有些小朋友也是振振有辞,说到的字有“点”、“洒”、“润”等,基本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我没有否定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判定,我想,这样应该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春联吧!

  授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与对联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千帆竞发”与“万马奔腾”、“国泰民安”与“人寿年丰”等。而且,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它们的解释也有些相似,部分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因此,学得很有意思,其他小朋友也能够被带动,了解词语意思。春联的学习,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正所谓,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学”嘛!

  授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因为学生谈到新年就兴奋不已,说到压岁钱更是激动得不得了,学生交流的欲望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键是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讲,有目的地讲。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有些小朋友在用压岁钱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而且买一些娱乐玩具,但也有些小朋友能够考虑到父母、爷爷奶奶,送一些小礼物给他们,更有些有爱心的小朋友,想要捐一些给希望工程。我想,压岁钱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本课我从从复习《春联》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春联字词上对仗的知识,运用这一知识来思考讨论,学习使用文字的技巧。并且要求学生运用过去积累的有关春联和对仗的知识,进一步进行词语训练,从感性上学习一点文字使用技巧,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授后小记:(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补上对联中的一个字,并说明补这个字的理由。我指导他们明白对联中的词语要词性相近结构相似,而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我先让学生读短文,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到底补个什么字,还没等我问完,大家脱口而出:“润”。我问他们原因,很多小手举起来,有人说“润”写出了雨的温柔;有人说上联的“拂”感觉风是轻轻地吹,所以这个雨也应该是很轻柔的。接下来的找样子对对子也就顺利成章了。我先让学生看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再指导他们根据例子对出下句。我鼓励他们多找答案,效果还不错。

  授后小记:(第二课时)

  “读读背背”是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的一项练习,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有8个词语,分成四组。我让同学们先读正确、读熟练,再联系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继续开动脑筋,让他们想一想,课本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八个词语。有学生说,它们有相同的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有同学说,每两个词语之间在意思上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三副春联,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描写了什么?怎么做到对仗的?你能读出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来吗?然后让学生自读自练。通过这三副春联,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对春联产兴趣。

  授后小记:(第三课时)

  这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前面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我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见解,接着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最后做出适当的补充和评论,把你认为最好的见解挑选出来并说说原因。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够合理使用压岁钱,有些同学定的计划非常周全,从中也体现出他们的爱心、孝心。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字,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描红,再书写。学生书写时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再观察教师范写,自己临摹,仔细揣摩字型。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如何用好压岁钱,学生有许多想法:1、用于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品;2、爱心捐款,帮助希望工程的孩子上学;3、为绿化出一份力,进行植树活动;4、部分压岁钱存入银行,支援国家建设。5、购买图书,参加班级的“图书漂流活动”。……本课主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

  上一页  [1] [2]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篇3

  练习内容:

  1.区别形近韵母。

  2.多音字组词。

  3.补充成语。

  4.熟记成语。

  5.读读背背。

  6.口语交际。

  7.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区别形近韵母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韵母。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集体讨论,归纳区别方法。

  二、多音字组词。

  1.自读,思考不同音时字音有何变化。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集体订正。

  4.齐读。

  三、补充成语。

  1.自读。

  2.学生做题。

  3.集体订正。

  4.齐读。

  四、熟记成语。

  1.自读,想一想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理解的词语。

  3.熟读成语。

  4.发散练习:将这些成语连起来说一段话。

  五、读一读

  1.自读,将文章读通顺。

  2.分段指读,理解诗句意思。

  3.自由读,读出感情。

  4.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将周围发生的事说给同学们听。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明确要求。

  2.讨论说话要点。

  3.分小组排练的要求。

  二、分小组排练,教师指导。

  三、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表演。

  2.学生评议。

  3.老师指导要点。

  4.表演竞赛。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观察字形

  1.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

  2.观察立刀旁和双耳旁有什么特点?

  3.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

  二、指导书写

  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

  三、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篇4

  练习内容:

  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画出三拼音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改写句子、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其中,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看图编故事是训练重点。

  练习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一题

  1.自读,读准字音。

  2.再读拼音,找出其中的三拼音节。

  3.说说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有什么不同?

  4.独立练读,检查。

  二、完成第二题

  1.自读词语。

  2.这些词语在那篇课文出现过?是什么意思?

  3.快速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解释。

  4.将解释代入词语中,看看是否正确?

  5.总结。

  三、完成第三题

  1.读句子,看看量具有什么共同点。

  2.读句子,找找两句有什么不同点。

  3.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怎样进行变换。

  4.做题,订正。

  四、完成第四题

  1.自读,思考词语含义。

  2.学生讨论。

  3.教师结合诸葛亮的一生,解释词语含义。

  4.熟读词语,直至背诵。

  五、完成第五题

  1.自读。

  2.简要介绍歇后语的知识。

  3.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看图编出完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

  1.仔细看图,看看每幅图说了什么?

  2.指名说。

  二、理清故事梗概

  1.将四幅图连起来,看看说了什么故事?

  2.学生回答。

  三、练习说话

  1.结合图画,发挥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2.学生练说。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教师指导。

  5.再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

  教学过程:

  一、观察字形

  1.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

  2.观察木字旁和提手旁有什么特点?

  3.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

  二、指导书写

  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

  三、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 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 练习写好钢笔字。

  4 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 口语训练,说漫画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1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 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说漫画》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

  教学设计

  (教师上课,师生问好,等到学生完全做好准备,教师才开始正式的教学)

  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

  (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生:咦!

  师:卧在浅水中。生:噢?

  师:弯腰又驼背,生:哈哈!

  师:我们坐起来。生:不学小虾米!

  请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怎么样?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

  3,写好钢笔字。

  4,做做说说,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做做说说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由读短文,要求:

  1,读通读顺,划出疑问处

  2,了解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短文:

  1,指名回答: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探讨:

  哥俩生意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3,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相关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4,完成课后练习,集体订正

  三,学名言:

  1,自由朗读名言,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

  2,试背诵名言

  第二课时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

  2,小组竞赛

  三,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应搜集核潜艇的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核潜艇的知识,并能熟练介绍给学生。

  1.指名读本次说话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是什么?(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

  (2)师生共同讨论复述的注意点:

  ①认真观察图画,仔细听老师介绍;

  ② 按照提示作相应的复述;

  ③ 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

  (3)教师指图介绍核潜艇的特殊性以及它能完成的军事任务。

  3.练习。

  (1)出示提示(1),请学生自由复述。

  (2)同桌互查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价。

  (4)同样方法练习复述提示(2)。

  4.反馈。

苏教版第七册练习教案 篇7

  课前思考:

  教学处处留心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通过讨论,从感性上认识对联的有关知识。学生说出的答案不要轻易的否定,可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选择最合适的字,以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在教学中不要过多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第二部分是照样子对对子。教学时要认真分析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然后指导学生根据例子对出下句。要鼓励学生多找答案,通过讨论交流选择最确切的。

  口语交际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画,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前面的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教学时,在同桌练说、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推荐同学在全班介绍,注意在交流完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对学生在听、说、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在讨论中如何说,如何倾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口语交际中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压岁钱的习惯。

  授后小记:

  学生对于春联比较感兴趣,有些小朋友也收集了许多的春联,我们在周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也进行了交流,但在字词句的推敲上,我们还是不够熟练的。在教学处处留心部分前,我先让学生回忆了春联的几个特点,我想,这应该有助于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字填入吧!进入讨论环节,学生争得不亦乐乎,在集体交流中,有些小朋友也是振振有辞,说到的字有“点”、“洒”、“润”等,基本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我没有否定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判定,我想,这样应该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春联吧!

  授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与对联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千帆竞发”与“万马奔腾”、“国泰民安”与“人寿年丰”等。而且,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它们的解释也有些相似,部分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因此,学得很有意思,其他小朋友也能够被带动,了解词语意思。春联的学习,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正所谓,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学”嘛!

  授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因为学生谈到新年就兴奋不已,说到压岁钱更是激动得不得了,学生交流的欲望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键是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讲,有目的地讲。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有些小朋友在用压岁钱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而且买一些娱乐玩具,但也有些小朋友能够考虑到父母、爷爷奶奶,送一些小礼物给他们,更有些有爱心的小朋友,想要捐一些给希望工程。我想,压岁钱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本课我从从复习《春联》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春联字词上对仗的知识,运用这一知识来思考讨论,学习使用文字的技巧。并且要求学生运用过去积累的有关春联和对仗的知识,进一步进行词语训练,从感性上学习一点文字使用技巧,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授后小记:(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补上对联中的一个字,并说明补这个字的理由。我指导他们明白对联中的词语要词性相近结构相似,而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我先让学生读短文,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到底补个什么字,还没等我问完,大家脱口而出:“润”。我问他们原因,很多小手举起来,有人说“润”写出了雨的温柔;有人说上联的“拂”感觉风是轻轻地吹,所以这个雨也应该是很轻柔的。接下来的找样子对对子也就顺利成章了。我先让学生看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再指导他们根据例子对出下句。我鼓励他们多找答案,效果还不错。

  授后小记:(第二课时)

  “读读背背”是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的一项练习,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有8个词语,分成四组。我让同学们先读正确、读熟练,再联系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继续开动脑筋,让他们想一想,课本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八个词语。有学生说,它们有相同的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有同学说,每两个词语之间在意思上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三副春联,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描写了什么?怎么做到对仗的?你能读出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来吗?然后让学生自读自练。通过这三副春联,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对春联产兴趣。

  授后小记:(第三课时)

  这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前面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我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见解,接着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最后做出适当的补充和评论,把你认为最好的见解挑选出来并说说原因。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够合理使用压岁钱,有些同学定的计划非常周全,从中也体现出他们的爱心、孝心。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字,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描红,再书写。学生书写时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再观察教师范写,自己临摹,仔细揣摩字型。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如何用好压岁钱,学生有许多想法:1、用于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品;2、爱心捐款,帮助希望工程的孩子上学;3、为绿化出一份力,进行植树活动;4、部分压岁钱存入银行,支援国家建设。5、购买图书,参加班级的“图书漂流活动”。……本课主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