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2023-08-0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1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6人。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个别男学生在这方 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经常要老师同学提醒。大部分学生较聪明,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也有自私、虚荣心、盲目自满的'思想。

  二、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3、继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新三好学生。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5、继续培养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新学期第一个月,主抓常规管理。

  1、组织学生报到,了解学生假期活动情况,排位,进行教育。

  2、和学生一起制定本学期班级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三月:

  1、格评选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给本学期评比活动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

  2、开展植树活动,绿化地球。

  四月: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各项学科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1、完成学校任务,开主题队会。

  2、结合清明节扫墓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月: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

  1、庆五一“我们爱劳动”主题班会

  2、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评选本学期文明学生

  六月: 扎实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1、庆六一活动。

  2、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3、抓好复习,参加期末考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会想策略明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分数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独立解决。

  师:请看情境图,你是怎么想的呢?独立思考1分钟,将你思考的过程写在草稿本上(2分钟),开始。

  二、小组讨论、明晰思路。

  师: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想法,一会在全班分享。

  1、你们组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你们组还有什么困惑?

  3、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

  三、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1.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你有什么想说的?计算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进行本节课的反思与评价。

  四、完成书上练习,巩固检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 和”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

  2、使用>、=和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

  2、“>”、“

  教学难点:

  使用>、=和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 ○ ○

  ☆ ☆ ☆ ☆ ☆ ☆

  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 ▲ ▲ ▲

  ■ ■ ■ ■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分桃子

  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

  (1)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

  (2)板书:4 〉3与3〈4,认识“〉”、“〈”及其读法。

  5、观察区分“>”、“

  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

  (1)交流认识,记忆“>”、“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三、练一练

  1、基本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1题。

  2、巩固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

  五、作业

  完成21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

  4 = 4 读作:4等于4 (等号)

  4 >3 读作:4大于3 (大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