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2023-07-15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雅鲁藏布大峡谷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article/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soft/你想说什么吗?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五、拓展实践

  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 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版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教学反思

  对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我和学生都一样地不熟悉,所以我在课前找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个景观,学生表现出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放在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这块,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方法.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在于我还是没有适当地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自学中质疑,并且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答疑.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2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学生相互交流已搜集的文字、图片。)

  3.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游览一下吧。(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感知发现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减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河床、切割、堪称”等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要读正确、流畅,同伴互相抽读课文,检查初读情况。

  3.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合适的词?

  4.完成填空练习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不仅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

  三、研读课文,品味欣赏

  1.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互相说一说。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从“不容置疑”这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2)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2.全班交流,品味欣赏。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①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它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是采用列举具体、准确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

  ②边读边想,当你读到这些具体数字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出这些具体准确的数字(雄辩)有利地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③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能不能找个词替换“不容置疑”这个词,为什么?“一争高下”是什么意思?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自豪,骄傲。)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带着这份骄傲齐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品读三、四自然段。

  ①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读一读你所画出的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②学生边交流边读出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美。

  (引导学生运用“从……到……”的句式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山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来品味、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

  ③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进一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语言品读欣赏的能力。)

  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结尾,升华情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完成填空练习 2。

  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是因为那里有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壮美奇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们中国人的__________。

  四、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第一

  壮丽 奇异

  山水 生物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3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a、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c、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d、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播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起“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大家就会想起高高的雪山,美丽的雪莲花,还有离太阳最近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其实这里不但有以上景物,而且有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咱们就一同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浏览一番。

  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过渡:就让咱们走进课文,置身于神奇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之中,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遇到不会的字要对照拼音多读几遍。②遇到不懂的词语先勾画出来,再查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③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交流汇报,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秘鲁”的读音,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堪称”、“号称”、“美誉”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从中体会恰当运用近义词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三)、自主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1.结合课后“资料袋”内容,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并思考:①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哪里?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③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奇异景观?

  2.指名汇报学习情况,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句段加深体会。

  ①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峡谷的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这两句话用具体的数字对比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不容置疑”的意思,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结合视频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郁郁苍苍”、“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千姿百态”、“神来之笔”的'意思,重点体会第三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让学生体会大峡谷不仅有雪山冰川,还有原始林海的奇异景观。

  ③指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结合句子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人迹罕至”的意思,重点体会这一自然段中的第三句话,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再次说明了大峡谷的奇异

  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④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发现、测绘和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意义,感受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

  (四)、合作学习,积累语言

  你觉得哪些段落、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在小组中交流阅读感受,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五)、激发兴趣,拓展延伸

  1.组内比赛,竞聘“导游”。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解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比赛,然后每组推选出一名优胜者。

  2.全班进行评议,把优胜者聘为本班的小导游,并颁发“聘书”。

  3.结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各自说一说还知道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情况。小结: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描写神奇大自然的文章吗?请同学们在课外自由选择阅读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因特网上的资料,然后在读书会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的播放来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学生喜欢上这篇课文,尤其是对三四两个自然段的有关大峡谷奇异景观的介绍更是喜爱有加。我自我感觉本课的最大优点之处就是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的东西,来促进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我国青藏高原的最长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读了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

  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你知道在我国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哪里吗?(青藏高原)是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最长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风光。

  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展示资料,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并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三、自由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在文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细读课文,感知理解

  1、分小组用“开火车”的方式分节朗读课文,师随机正音。

  2、小组汇报各自小组所朗读的词语和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五、抓住重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要点。

  2、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六、欣赏总结,积累词句

  1、师小结:本文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让我们形象地感到大峡谷的神奇美丽,我们不禁为大自然的无限神奇而惊叹,有机会我们一定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

  2、选择最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把它摘抄下来。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大峡谷进行比较;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这是四年级第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大峡谷壮丽、奇异的景观。

  2、难点:

  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阅读资料袋。)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

  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足迹,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

  划出生字词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2、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三、提出阅读要求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⑴读一读,想一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⑵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自学提纲:

  ⑴读一读:

  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⑵读一读:

  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⑶读一读:

  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理解重点词句:

  ⑴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⑵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五、拓展实践

  教师出示大峡谷的风光图片,要求学生根据挂图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向大家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六、总结

  1、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6

  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

  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ppt1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最高的山峰-----穆朗玛峰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西藏)一提到西藏你们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师: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0,用开火的方式来读一遍课文,读完请同学们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

  2.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

  (生: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第2自然段写了它不可思议……)

  3.全篇课文都是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文章的内容很多,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可以用提纲的方式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内容。

  (ppt2:提纲:神奇的大拐弯(2)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5))

  请大家根据提纲来默读课文,选择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来仔细的品读,一会我们进行特色交流。 三、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1.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

  (1)学习第2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

  ①(生:我喜欢描写神奇的大拐弯这一段,我觉得太神奇了。想给大家读读)

  (ppt3:第2自然段从“傍晚”到“叫人不可思议”的句子)

  (生: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板书:神奇

  指导学生:

  你说的非常好,能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吗?

  学生再读。(读的语气不够时,出示图片)

  雅鲁藏布江的神奇在于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学生自己读句子并找到重点词)

  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大江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这是一条自西而来的大江。(指名读句子。)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的大江。(指名读句子。)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的大江。(齐读句子。)

  这是一条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的大江。(齐读句子。)

  ②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③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

  (生:太了不起了。大自然太美了……)

  过渡:课文还有哪吸引了你?

  (2)学习第4自然段。

  从谷外、谷里、河谷平原上体会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体会一地多景神奇,体会西藏江南的真正含义,难怪人们把这里誉为“西藏江南”。被人看做天然的 “自然博物馆”)板书:自然博物馆

  分别读这些句子。指导读出环境的美。

  (播放风光片)学生解说配乐读,众生欣赏。(评价)

  师:这么美的景致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3)学习第3自然段

  文中给我们介绍他的什么特点?在介绍这些特点时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想说什么吗?板书:世界之最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视频)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但他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个人敢漂流,他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全程穿行,他是地球上唯一的一块秘境,是世界上仅存的处女地,他在我国境内,我们有一种言不由衷的自豪,谁愿意自豪的读一读这段话:

  这里有世界上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男生读,女生读,合作读)

  我们真的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

  四、拓展实践

  假如我们此时就站在山巅,你最想说什么?

  大自然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叹,课下请同学们查阅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接触简单的提纲,并根据提纲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学会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班班通、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说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目睹它们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吧,一睹它们的风采。(教师随机播放西藏风景的图片,并简单解说。最后一幅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2、由上面的图片解说,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采吧!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等)

  2、你觉得文中那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快速读文,找出这个词。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神奇壮丽)

  三、指导列提纲

  师: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的呢?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写提纲。(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提纲)

  ① 可以只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例如本文可以只写第2——5自然段的提纲。

  ② 提纲应简洁、明确,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请同学们再默读2——5自然段,勾画内容,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⑴顶端景象⑵传说⑶特点(长度、宽度和相对高度)⑷自然博物馆

  四、精读细品,感悟其“奇”

  师:作者又是怎样从这几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的呢?让我们去真切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所在!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想象雅鲁藏布大峡谷顶端的壮丽景色。

  2、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有关句子。谁能美美地读一下你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4、齐读,读出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相机出示大拐弯的图片)这真令人惊叹不已。

  1、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谁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2、学生讲述。其他人评价。

  3、教师小结:讲得真好。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生答)那么,如果文章中去掉这个传说,直接说它的形成,行不行,为什么?(引用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更能体现出人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1、指名读。

  2、有什么特点呢?(长、深、窄)

  3、你从哪句话体会到的?出示这句话和去掉数字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着读。体会数字更真实准确,更有说服力。同时说明: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列数字。

  4、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这段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例,你发现了什么?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秘境”。

  (四)、学习第5自然段

  师:这块秘境的神奇还表现在哪里呢? 1、学生默读。

  2、你觉得神奇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有关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4、看了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太美了、真壮丽等)

  5、请同学们带着喜悦之情把你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五)、品读最后一段

  师:作者又是怎样抒发自己喜悦之情的呢?

  1、生齐读。2、出示句子:

  ⊙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这段有几个“最”?从这几个“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它换成“非常”行不行?(“最”即极限,没有可超越的。说明程度深。换成“非常”不合适,虽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通过连用7个:“最”,反复强调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景观的神奇之处。从而体会到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比喜爱和骄傲、自豪之情)

  3、指导朗读。“最”字读得重一些。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其实,作者在文章中好几处都流露出惊叹与赞美之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惊叹不已 不可思议 鬼斧神工 无与伦比 令人向往)

  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我读到……感到——”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假如你是导游,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写一段解说词。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美丽传说 最美丽

  壮观 特点(长、深、窄) 最令人向往

  自然博物馆

  【教学总结】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自读来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但可能受文章具有说明文的特性的影响,学生在刚开始读时往往缺乏兴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在反复朗读推敲课文之后,学生们才渐渐地喜欢上这篇课文,尤其是对三四两个自然段的有关大峡谷奇异景观的介绍更是喜爱有加。我自我感觉本课的最大败笔之处就是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的东西,来促进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9

  一. 学习生字、新词

  1. 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 学习生字

  穆 玛 涓 滔 脉 卉 罕

  二. 分析

  1. 边读边考虑,理解文章大意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考虑: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考虑: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2. 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

  (1)丰富的语言

  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例:“堪称”“号称”“美誉”

  例:“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2)特定作用的句子

  例:“是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三. 总结全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四. 资料袋的学习

  雅鲁藏布大峡谷

  20xx年08月20日15:00 深圳晚报

  相关链接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只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珍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注意。

  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接近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峡谷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

  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和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维护的珍稀动物如云豹等。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

  大峡谷地区有不同类型的自然带,除海拔4200米林线以上为雪原冰漠和草甸灌丛外,几乎都被森林覆盖着,天然林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仅次于中国东北和西南两个林区,居全国第二位。

  大峡谷有两个基本特点:奇特的大拐弯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这两大特点自身构成世界上珍奇的自然奇观,构成最有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壮观、奇特、雄伟、秀美、原始、自然、洁净、环境独特、资源丰富无与伦比。

  前者最好从空中来立体观赏它,特别在空中能一睹它那全景的壮观和秀丽,后者的水汽和热量为大峡谷地区生态旅游带来山地齐全的垂直自然带,生物的多样性和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高山湖泊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秀以和变化无穷独特壮丽的万千气象。

  雅鲁藏布江遇南迦巴瓦峰阻挡,改向南流,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形成世界上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

  大峡谷入口处古堡遗址目睹了大峡谷的历史变化。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实验教具

  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

  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二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课题组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2自然段 )奇异( 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处的形成、与它有关的世界之最,它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它是世界最后一块秘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之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学会理解生字新词,学会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对比和举例。初步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列提纲。

  教学构想:

  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然后复述传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数字、比较等说明法,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知道峡谷内的风景秀丽,引出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你见过的最壮观的自然景观。

  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片还有一首歌,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想想是哪儿的风情?(放课件,听歌曲《青藏高原》。)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对哪个地方感兴趣,用笔画下来。

  2、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

  3、回答问题:哪个地方感兴趣。

  三、精读课文

  (一)、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再读喜欢的段落,并说明感兴趣的原因。

  (二)、全班交流

  1、课文中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呢!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传说。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数字、比较说明法)

  (3)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用数字具体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多深、多长;通过比较是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奇观。)

  (4)指导朗读:数字重读,以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

  3、过渡: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更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的无与伦比。

  4、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被称作“西藏江南”?

  (1)学生边默读边做好批注。

  (2)你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里景象奇异的原因吗?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会成为自然博物馆。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2)为什么说“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出示重点句:这里有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比较:这里有非常纯净的天空,非常飘逸的云彩,非常雄伟的雪峰,非常漂亮的大拐弯,非常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非常美丽、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

  “非常”和“最”有什么区别。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所以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引读)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你一定有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希望同学们多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作业设计:

  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拐弯

  真正的世界之最

  垂直的自然博物馆 神奇

  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写提纲,理清课文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二、学写提纲

  1、概括课文的段意

  (1)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2)全班交流。

  (3)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连起来)

  2、过渡:还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那就是写提纲。

  3、弄清什么是提纲。

  提纲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用几个字或词归纳出来。

  4、出示书上12页的提纲。

  交待雅鲁藏布江(1)

  神奇的大拐弯(2)

  世界之最(3)

  自然博物馆(4)

  最后一块秘境(5)

  5、再读课文,说说对提纲的认识。

  6、练习写提纲,巩固所学知识

  写《巩乃斯的马》的提纲。

  (1)学生再读课文后练写

  (2)全班交流。

  (3)修改自己的提纲。

  三、总结

  同学们学会了给课文列提纲,进一步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了列提纲的好处。以后尽量学着给课文列提纲,对大家的写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作业设计:

  预习《浙江潮》。

精选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它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师生互动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